七亏二平一赚
前面几篇文章,我们介绍过,股票资产可以长期跑赢通货膨胀。
这个道理没啥问题。
但是,在用股票资产养老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麻烦:投资者自己投资股票基金,整体是亏钱的。
在国内也是如此。
有一只名气很大的蓝筹股票基金,在年,上涨了约1倍的收益。
按理说,这个基金收益很不错,投资者也应该是赚钱的。
但在支付宝上,有统计,这个基金投资者的平均盈利情况。
截止到年7月初,有62.4%的投资者,亏损5%以上;有20.4%的投资者,亏损5%以内;有9.2%的投资者,盈利5%以内;只有8%的投资者,盈利在5%以上。这个数据是到7月初的。
考虑到7月下旬大盘跌了不少,亏损的投资者比例还会更高。
七亏二平一赚,并不是一个空话。
亏钱两大法宝
为啥一个收益涨一倍的基金,投资者还是不赚钱呢?
主要是两个原因:追涨杀跌,频繁交易。
投资者并不是一开始进去的,而是在基金大涨之后,很多投资者才追涨买入。
之后遇到市场波动,很多人一恐慌就卖出了。
投资者持有股票基金,平均时间长度只有2-3个月。这样自然就收益不太好了。想要在股票基金上赚到钱,都不容易,更不用说长期跑赢通货膨胀了。K计划
那海外投资者,为啥要用股票基金来做养老呢?
难道海外投资者,投资实力,就比咱们A股投资者强很多么?
其实也不是。
海外投资者自己投资股票基金,照样也是七亏二平一赚的。
美股六七十年代,也是散户为主的市场。
当时投资者自己炒股、买股票基金,跟今天A股市场情况很相似。
大量的散户也是亏钱的。
后来,出现了两个解决方法,成功的让大多数家庭,在股票基金上,赚到了钱。
第一个解决方法,就是K计划。
在美国的公司入职,公司会提供一个K计划。
K是国税局的一个编号,实际上K计划,就是一个「退休前定投计划」。
不过这个定投计划,跟我们直接去投资基金有几点不同:
每个月上班族拿出一部分收入,来执行K定投计划,公司也会拿出一部分赞助你。最重要的是,在退休之前,这个K计划的钱,不能取出来。退休后才能取用。这是一个长达几十年的定投计划,等退休了之后,才可以支取。
相当于一个特殊的封闭基金,
在退休前,可以每月定投;但想要赎回,得等退休后。这样投资者被动持有几轮牛熊市,投资股票基金的收益,也就很不错了。
事情到这里,看起来好像解决了问题。
但还有一个难题:谁愿意主动开始这个计划?
行为经济学
现实生活中,如果让人拿出每月工资的一部分,投入这么个封闭期长达几十年的基金,会有投资者买入么?
估计买的人不多,阻力太大了。
一个行为经济学方向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提出了一个天才想法:
让员工默认开通计划,如果谁不想参与,填写一个表格,来提出申请不参加或者终止计划。
大多数人是懒惰的。
一旦计划开始,很多人甚至忘记了这回事,也不愿意主动填写表单来终止计划。
这就好比咱们手机上,有的APP的自动续费功能。
很多人开通了自动续费,结果忘记了关闭,每个月不知不觉就在缴费。
采用了这个方法之后,大部分员工,都开通了计划。
这样,
股票资产,负责长期跑赢通货膨胀;K计划,负责让上班族坚持投资,并长期持有几十年,这样跨越多个牛熊市之后,收益也是非常可观的。最后,行为经济学,采用精妙的设计,让更多的人不知不觉,就开始了这个计划。
这就是海外投资者,配置股票资产最主要的方式之一。
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买了股票基金,退休后就享受到了股票基金的收益。
总结
当然,目前国内还没有这样的计划。
养老金等配置股票资产的比例也不高,需要咱们自己做好股票基金的配置。
这个需求,逐渐就变成了,第二个让投资者赚钱的解决方案:基金投顾。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作者:银行螺丝钉(转载请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螺丝钉带你读书相关阅读◆上瘾五百年:
第1篇:让人上瘾的消费品,是潜在大牛股吗?
螺丝钉带你读书
第2篇:白酒,为何长期回报这么好?
第3篇:10年11倍的收益,巴菲特为何看好这个上瘾行业?第4篇:新时代的上瘾行业,为何大牛股辈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jizx.com/xjscz/7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