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吉祥辛集市通士营村人,生于年,著名收藏家,辛集火车站铁路职工,红色收藏爱好者,对辛集历史文化资料情有独钟,三十多年来走遍全国各地古玩市场及河北各个乡村,收集散落在民间的片纸遗存,曾为河北省燕赵红色文献一书提供资料。
辛集市(原束鹿县)辛集镇历史上就是个商贸重镇。乾隆《束鹿县志》云:辛集“一名廉官店,称邑雄镇,绵亘往来五六里,货广人稠,坐贾行商往来如织。虽居偏壤,不减通都云。”嘉庆《束鹿县志》卷九风土志载:“县城西北辛集镇,为天下商贾云集之地,故土人雅善持筹。”年6月25日国民政府批准束鹿县辛集镇改为辛集市,与束鹿县平级。当时的辛集市城区内,工场作坊星罗棋布,店铺门市鳞次栉比。十天里有四个集日——逢二、七、四、九为集,行商坐贾,人来车往,交易繁忙,经济发达。—这里是中共冀中区与冀南区相连接的边缘地带。借着这天时地利条件,年7月,冀中第六军分区、六地委、七专署机关以多种方式,先后在辛集及周边地区组建了后勤系统:一是建立了棉花、油料加工厂、纺织厂、被服厂、鞋帽厂、皮革厂、农具修造厂、铁工厂、制油造胰厂、子弹火药兵工厂及休养所等。二是开办商店、合作社、商贸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如:第六专署财政科开办了裕华商店、大华商店,军分区开办了万顺商店,地委、专署、军分区、裕华商店、专署合作社等机关工作人员参股合办了华兴棉业股份有限公司。这些工商企业在抗战时期为中共晋察冀边区所领导的军队提供了大量的重要军用物资、枪械弹药、后勤给养等。是冀中区的主要经济组织机构。这些工商机构为以后冀中区贸易公司、晋察冀边区贸易总公司、华北贸易总公司、冀中区进出口贸易管理局的成立及组织建设、机构的运行和管理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做好了前期准备。是华北人民政府的重要经济支柱。为研究和探索华北人民政府的财政税收、经济建设、金融贸易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中央人民政府的许多组织机构,也是在华北人民政府所属有关各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裕华商店是第六专署财政科投资开办最早的商店之一。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jizx.com/xjsxw/5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