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百年办学传统,深耕圣陶教育思想”一直是我校的办学理念,秉持这一理念,我校多年来从不同方位推出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叶圣陶教育思想实践活动,收到了丰硕的成果。“教是为了不教”,绝不是一句空话。这学期我校德育处从“微”处入手,在班级活动、班级管理上开拓创新,各种充满创意的方案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上来,而学校德育教育和班主任班级管理也双双登上新台阶。
本次活动中邀请到五位老师,代表全体班主任,上台来给大家分享了他们的心得与感悟。分别是朱征宁老师,陶列英老师,孙有军老师,朱音老师,陈东老师。
看电影大家都喜欢,不过电影也有好有坏,怎样通过电影这个媒介把学生凝聚在一起,怎样利用观影的效果代替空洞的说教,从而把班级管理好,这不是随便就能做到的。朱征宁老师通过精心挑选的针对班级具体情况的电影,进行了充满感情的引导,从而收到极好的效果。
朱征宁老师的风采
陶列英老师以“别样星光”为题,在“别”字上下功夫,以别出心裁、别具一格、别开生面、别样体会四个角度,印证叶老的“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在陶老师的这个活动中,我们还看到了陶老师对学生真诚的关爱,我们看到陶老师不是在奖励优秀,而是要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优秀并证明自己是优秀的,我们相信每个同学都会以在这样的班级为骄傲的。
陶列英老师的风采
孙有军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地理老师班主任的特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至理名言,我们不难发现这与叶老“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之间的联系,孙老师这个活动方案的核心是个“情”字,在德育过程中做到以情动人,借情育人,潜移默化,学生受益匪浅。
孙有军老师的风采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最难做到的就是“静”。朱音老师敏锐地把住班级问题的脉,找到了正确有效的切入点。指导学生阅读,把班级带入了宁静的心灵世界。一个能“静”下来的班级,必然会时时反思,自我约束,不断进取。
朱音老师的风采
陈老师的方案有着极强的针对性——高三学生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与班级管理,我们一般戏称为“临终关怀”。教过高三的老师都知道,对这个“临终关怀”决不能掉以轻心,否则极有可能功亏一篑。陈老师精心设计的“时间保鲜盒”,由“时间馅饼图”和“人生透视表”组成,核心是每个学生通过对自己的理性分析,对最后一个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安排。学生通过这个活动,不仅能使自己以最好的状态迎接高考,在离开苏州一中之后的人生岁月中,也将因此而获益匪浅。
陈东老师的风采
本次德育“微”活动共计收到三个年级全体班主任活动方案三十八篇,经过专家评审,共评选出优秀案例十篇,巴瑶副校长对活动进行了精彩点评并公布获奖名单。
巴瑶副校长在点评
项春雷校长等校领导给获奖老师颁发奖状和奖金
我校践行叶圣陶教育思想,“一直在路上”。“教为不教”是个过程,不是目的。“教育为人生”,成就每以个学生,走出一中后的一中学子,他们所取得的人生成就,才是一中人的目标与骄傲。
PS:五位老师的发言稿会陆续推出,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jizx.com/xjsxc/6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