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辛集市 >> 辛集市小吃 >> 正文 >> 正文

八一特刊一个大学生新兵蛋子的军旅撷

来源:辛集市 时间:2021-9-6
铁血铸军魂!!!

时间:年8月

地点:武警太原指挥学校——五龙沟

这是我军旅生涯的起始时间,是我部队生活的第一站!

最初,我不是不习惯部队的生活,而是相当不习惯。毕竟,从一个普通的社会青年蜕变为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绝对不是简单的身份转变,而是一次从外在形象、生活习惯、行为模式,到思想认识、心理承受、精神升华的过程。为了便于直观理解,我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开始吧。

抵达五龙沟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左右了。我们24个刚刚入伍的山西籍大学生学员直接被带到了军需库门口,报身高、体重、脚码,一套套军装带着新衣服特有的味道传递出来,没有人和我们有过多的交流,哪怕是想象中的问一句合适不合适都没有。

我们24个刚刚认识的人也停止了交流,默默地传、静静地接,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了一群陌生人突然的默契。尽管是夏天,山里的太阳却落得很早,一阵凉风袭来,一种神秘感和庄重感涌过来,笼罩了每个人!

后来感觉,我们的军旅第一课就是从对军装的尊重和敬畏开始的!衣服领完了,除了内衣,从头到脚什么都有了,每个人都抱着一大摞。回到宿舍,大家纷纷试穿,气氛也慢慢又活跃起来。

军装很合身,不是我的合身,是所有人的都合身,而且在后来的十年里,无论胖瘦,无论量体裁衣还是按型号发,我也从来没有穿过不合身的军装!对一个农村孩子来说,第一次拥有了一年四季、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的全套衣物,兴奋激动的感觉至今无法言说!

部队是按人头算伙食费的,军校的大锅饭也是我吃过最好的食堂了。

告别了大学时每顿饭都得算计着吃的日子,我在敞开肚子吃了几天饱饭后,开始刻意地控制饮食了。不是吃腻了,是不敢多吃了。

早饭一结束,我们每天的第一个训练课目是穿常服跑步、站军姿,腰里还扎着武装皮带,教官要一个个地检查武装带的松紧,标准是紧到无法将手指头塞进去;午饭可以适当多吃,但如果消化不太好,在两个小时内不能保证消化差不多的话,还是得悠着点。

因为下午的课目一般是摔擒或战术,在本来就被摔得七荤八素的情况下,如果不想当众将午饭吐出来,就自己看着办吧;晚饭结束后,例行的是体能训练,无论是跑步还是单双杠,无论是俯卧撑还是仰卧起坐,你能忍受溜圆的肚皮拖你的后腿么?更何况还有大半夜随机的紧急集合,会让你后悔晚餐多吃的那最后一口!

这一点是最好适应的,也是总体而言变化最不大的。上大学的时候是六个人一间宿舍,现在还是;宿舍是上下铺,现在还是;六个人全是大老爷们,现在还是——呃,这点也不敢变!然后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津津乐道的豆腐块被子了。

在大学期间,除了检查卫生,男生宿舍的被子基本是没人叠的,臭鞋烂袜子随便扔在床下。进了军校,虽然我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但真正着手想把一床棉花被子变成方方正正的豆腐块,难度还是不小的,但这并不是最难的。

对于绝大部分没有过部队体验的人而言,不一定见过把军大衣叠得与豆腐块被子配套,放在被子上还都不能变形吧!不一定见过要把床单和床垫套在一起后,边角也是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吧!不一定见过部队的战士趴在地上,用洗衣粉和钢丝球刷洗水泥地面吧!

习惯了大学生活的自由散漫,部队的封闭式管理也是必须经历的一关!一个星期只能出去一天,一次一个班只准出去一个人。而且为了照顾全国各地来的战友,优先让他们出去感受一下山西的风土人情也在情理之中。

于我而言,能否出去游玩无所谓,关键是大学时的恋爱对象——后来的老婆,也在太原工作,虽然都在太原,却也只能依靠书信、电话交流,而仅有的两部公用电话,在休息期间永远大排长龙。

在军校的一年时间里,我外出的机会一只手就可以数过来。原以为在军校行动不便是暂时的,熬过这一年就好了,但事实让我深刻地明白自己的想法有多幼稚,也让我深刻地理解了字面上的两地分居有多辛苦,军嫂这个称谓意味着多大的牺牲奉献!

第一次

军校的生活让我体验了无数个第一次。

第一次有了军装照。剪去大学时一头飘逸的长发,理成了精干的板寸,看着学员证上的军装照,恍惚间有种不真实的感觉,笔挺的军装,鲜红的肩章,印衬着短发的自己,标志着一种新生活的正式开始,与以往完全割裂之后的重生。

第一次学会唱军歌。以前也听过很多军歌,感觉威武雄壮、气吞山河,但一直没想着学会唱几首,而且自己五音不全,唱歌不是我的兴趣爱好。

当了兵才知道,军歌是配合行军步伐的,唱着军歌行进,真得会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魄;军歌不需要声音多么动听,严格说起来,军歌不是唱出来的,是吼出来的,我们每个人都不需要咬字多清楚,唱得多动听,但汇集起来却清楚且动听,很奇怪的吧,我到现在也搞不明白其中的玄机。

第一次手握钢枪实弹射击。以前只在影视作品中见过钢枪,我也知道那些都是假的,是模型。真正握住钢枪的那一刻,感觉沉甸甸的,一种踏实感、使命感油然而生,至于兴奋、激动的感觉,可能每个人都不一样吧,我倒不觉得有多么强烈。

在多次空枪训练之后,终于迎来了实弹射击,有紧张、有激动,还有一点点害怕。

趴在地上,想着训练时的样子,聚精会神地瞄准,身边的战友已经有人迫不及待地扣响了扳机,声音震耳欲聋,耳朵里嗡嗡地响,打乱了我瞄准的节奏,稳住心神后,终于打出了第一发子弹,强大的后座力让我的右肩有点疼痛,飞出的弹壳落在右方,我甚至能感觉到它火烫的温度。5发子弹42环,这是我第一次的射击数据,我很满意!

第一次摔擒与战术。摔擒和战术应该是训练中最苦最累最脏的项目了,以前在电视上看到军人摔擒感到很酷,战术跃进感觉很爽。

真正轮到自己了,才明白水泥地上的倒功训练一点也不好玩、战友协作的摔擒一点也不酷、战术跃进的冲刺一点也不爽,只有疼痛到麻木的身体知道,只有沾满泥沙的衣服知道,只有划伤流血的手脚知道,这些不是花架子,这些不是在演戏,这是真正的训练,是真得需要掉皮掉肉不掉队的训练,是真得需要流血流汗不流泪的训练。

之后的日子里,再看到类似的场景时,我会判断某个动作是否标准,也能判断出背后付出的多少,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吧。

第一次经历紧急集合。部队上有句话“新兵怕哨,老兵怕号”,简单地说,哨声意味着集合有各种活动,新兵没有经验,属于对未知事物没有把握的紧张。

而老兵已经摸索出了经验,已经大致知道什么时间点的哨声意味着什么活动,甚至没等哨声响起就已经做好了准备,自然不会紧张。而号声是不常见的,真正有了突发紧急任务才会动用号声。

一般来说,紧急任务是轮不到新兵去完成的,新兵无所谓,老兵才紧张。最公平的就是紧急集合了,老兵新兵一视同仁,毕竟谁也不想在熟睡中被拉起来操练。

经过无数次白天模拟训练,大家似乎都胸有成竹,就等着实践检验了,但无论是怕也好、盼也罢,该来的还是会来的。

第一次紧急集合的时间已经忘记了,在那种慌乱的情形下也没人会注意时间,当一群好似散兵游勇、残兵败将的准警官狼狈地集合在操场上时,谁也笑话不了谁,帽子是歪的、衣扣是散的、背包是乱的、鞋带是开的,千奇百怪如群魔乱舞。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训练的增加,这样的情况很少出现了,人越来越从容、装备越来越整齐、用时越来越标准,军人的感觉越来越明显。

第一次在外地过年。年的春节前,按照训练大纲要求,我们所有学员奔赴全国各地,散落在各个县区,开始了基层实践锻炼。

我被分配到了河北省辛集市,一个县级市的武警中队。初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孤零零一个人,报到、入班、整理床铺,没有想象中的欢迎仪式,没有想象中的情况介绍,一切如同自然而然的过程,正常参加早操、就餐、学习、站岗,不用人教,也没有人教。

很快,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暴露出来了,靠想当然的理论知识去带兵闹了不少笑话、靠想当然的理论知识去站岗出了很多糗事、靠想当然的理论知识去工作捅了一些娄子。还好,我算适应情况比较快的,在过年之前,已经能够熟练地开展各项工作了,与干部、战士相处得比较融洽,大家也逐渐真得把我当一家人看待了。

大年三十的晚上,二十多年来第一次远离家人,在异乡过年,说不想家是不可能的。聚餐时,只喝了几杯酒就醉了,在洗漱室吐得一塌糊涂!

我以为这只是偶然的情况,后来才知道,十年的军旅生涯中,过年不回家反而是最正常的事情,能回家才是偶然事件。

在河北辛集待了两个月之后,我们又回到了军校,而至今,我再也没有去过辛集,那个皮革城,那个县中队,那个军旅基层第一站!

第一次野营拉练。年5月26日至6月1日,对军校生活最终的检验——野营拉练如期而至。

作为尖刀班,26日晚上7点,誓师大会之后,我们先期出发,几天几夜的炼狱拉开帷幕!从一开始的新鲜好奇、步履轻松,到后半夜的步履沉重、风刮雨淋,从一开始的说说笑笑、番号有力,到次日凌晨的默默行军、咬牙坚持,从一开始的士气高昂、作风严谨,到后几天的疲惫前行、期盼曙光,从潇河桥到李墕山,从长途奔袭到按图行进,从野炊露宿到山地捕歼……

我们经历了一次从身体到灵魂的磨砺、挑战,当汗水被微风吹干时;当浑身被大雨浸透时;当脚底被磨出血泡时;我们以为这就是挑战的全部,依然豪情万丈!

当夜宿山林,刚铺好雨衣展开被子,却被紧急通知转场时;当围炉而坐,自己做饭野炊,饭做到一半,被临时征召集合,只能赶紧吃几口夹生饭时;

当凌晨一点,通知原地休息,刚在坟地里躺下半个小时,就被要求尖刀班出发探路时;我们以为这就是磨砺的部分,依然强打精神!当我们实在跑不动,身边战友鼓励时;当我们经过村庄,老百姓送水时;

当我们回到军校,最后冲刺米武装越野时,我们以为这就是拉练的本质,依然壮志在胸!

回到宿舍,一种莫名的空虚感袭来,所有的疲惫一扫而空,那些要好好吃一顿、要好好睡一觉的愿望也无人再提起,大家默默地整理自己的床铺,洗漱,穿戴好装备,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尽管我们知道下午的时间里肯定不会再安排任何事情。

几天几夜的拉练仿佛是一场梦,没有人愿意回忆,却深深地刻在了骨子里,融入到血液里,军魂已经附体,一辈子也丢不了!

忘不了威风掌、忘不了魔鬼坡、忘不了离别泪……忘不了我们是——五龙五期!

(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jizx.com/xjsxc/68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