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一位海宁的朋友无意中看到我们几位老乡边打麻将边用辛集话聊天儿,感觉非常有趣:“你们辛集人挺有意思啊,打麻将时竟然还能约定每圈封顶数目,所有人都知道最多输多少钱,心理上不仅没有负担,还不伤和气,真好。但就是有一点,辛集方言有点土,我曾多次到你们辛集,按说也能听懂一些你们的话,但你们说快了,我还是听不懂!”
“笑话我们辛集方言土,那是您没文化!”当时我就乐了,“所谓方言土语,正确的解释应当是方言古语,因为方言是口口相传的语言,内中文化底蕴是最有历史代感的。也就是说,你现在听着像是方言的辛集话,没准在元代就是宫廷专用语呢!你别一脸的不服气,号称语言能手的郭德纲最初也不服气,但后来他都跑到电视上去学我们辛集话了,今天我就给你举几个最简单的例子!”
在我们辛集,问“行不行”和“可不可以”时,通常都说“ZHAN 不?“。很多朋友认为这是”沾不“,其实,真的写下来应当是“战不?“!
“战不?!“ 多威风!相信通过这最普通的一句问语,您就会理解为什么我们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了:为知己者做生死战,辛集人向来做好了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准备!知道从毛主席当年至今的中央警卫团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辛集兵嘛,就是因为辛集人热血忠诚!”
您别摇头,这真不是碰巧蒙上了。我再给您举另外一个例子,战不?
就举小蚂蚁这个例子吧。相信你小时候,也见过蚂蚁打群架吧,对,就黄梁一梦中的那种蚂蚁群架!晓得了?那就好,记得那密密麻麻的小样就行。知道我们辛集人管蚂蚁叫什么吗?米样儿!
你说那小蚂蚁是不是和小米有点相似?我们辛集人管蚂蚁叫米样儿,是不是够形象?!中国文字是象形的,我们辛集话也有象形的味道!
对了,我们还管蛇叫“长虫”,你能说蛇这条虫子不够长嘛?
另外,我们辛集人把“思念”说成“结记”,给记忆和思念打个结儿,这要多么富有诗意的才子佳人才能创造出这样美妙的语言?
好了,你可能说我这个高大上了些,那我给你举个最原始的例子吧。比如,辛集人管“尿布”叫“接子”,怎么样,尿布是和孩子连得最紧的东西吧,不仅形象,而且还避免了在公众场合提“尿”这种不雅之词!
类似的还有辛集人关于火柴的说法:齐灯儿!直接就表明了火柴的用途:不仅是用来备齐油灯发挥照明作用的,而且,点灯时还必须与灯最高处看齐!
再有,我们辛集人管肥皂叫“胰子”,你别想歪了,这个说法跟小姨子没有任何关系,古时候,辛集人杀完猪之后,会把猪的胰脏处理之后,用于给美女美容用,所以,肥皂在辛集就被简称了为胰子了,那代表的是一种古老的美容方法。
当然,我们现代辛集人对辛集一方语言文化也是有贡献的,比如,我们管日本兵首先在辛集骑出来的摩托叫“电驴子”,怎么样,带电的驴子,够形象了吧?!
古代“战不”,现代的“电驴子”,如果还说服不了你的话,那我就再讲一个当代的例子,也是对你们海宁人而言再熟悉不过的一个例子:
海宁皮货商都挣过辛集尼克服的钱吧,但是,您知道不,这个连俄语都收录的尼克服一词,其实是我们辛集人十几年前才创造出来的词:当时,这种用布包羊皮的新款衣服设计出来之后,大家都不知道用什么词来指代,于是,就取了设计师尼先生的姓,再加上老板科总名字中最后一字的谐音,创造出了一个新词:尼克服!
“中国古语中的南征北战,这个北战,说的就是你们辛集所代表的北方性格罢?!”听完某论古盘今的一通讲,朋友也乐了起来,“好了,好了,我不说你们辛集方言古语土了,战不?”
“不战!”几个辛集朋友同声笑了起来,我只好再次解释道,“我们辛集人只是不怕战斗罢了,但我们并不好战,这个可以用某自身的例子来跟您讲解了,某在外漂泊了二十多年,早习惯了讲普通话了。以至于现在和夫人吵架时,必须要用普通话,因为,小时候学的辛集话,太过文明了,根本没法表达我的愤怒!”
最可爱的辛集朋友们,您说某这样解释,战不?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jizx.com/xjsxc/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