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市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东部,全市人口62万,综合经济实力居河北省“十强”县市,年被确定为省直管市。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三农”经济和实现业务跨越式发展,河北辛集市农信联社年6月6日转制成立辛集市农村信用联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辛集联社),标志着该联社深化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辛集市农村信用联社股份有限公司开业庆典据了解,年至年的十年之间,辛集联社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按照监管部门和上级联社要求,积极参与农村信用社改革,先后经历了增资扩股、央行专项票据认购、集中清收不良贷款、以县级联社统一法人、央行专项票据兑付、资源整合、流程再造、股份制联社改制、筹备启动农商行转型等一系列改革,业务规模迅猛增长,利润水平明显提升,公司治理持续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向农村商业银行转型迈出了坚实步伐。据介绍,截至年6月末,辛集联社各项存款余额.62亿元,较年末增长69.9亿元,是年存款额的3.28倍;各项贷款余额51.66亿元,较年末增长39.95亿元,是年贷款额的4.41倍;表内不良贷款余额1.85亿元,较年末下降0.93亿元;不良贷款占比3.58%,比年末下降20.21个百分点;预计全年贷款收息在3.9亿元,是年贷款利息收入的7倍;预计全年实现利润1.5亿元以上,是年利润水平的10.8倍。资产总额达到亿元,是年资产总额的两倍,是辛集市存贷款资金规模最大、机构网点及人员数量最多的金融机构。
★业务结构转型——创新产品和服务手段★每次走进辛集联社,你都会感觉到有新变化,从理念的转变、知识的更新再到举措的推行,在服务“三农”过程中创新无处不在。他们在工作中有着良好的创新氛围,倡导积极向上、永不满足的工作氛围;这里有着鼓励创新的宽松环境,同时还有着严谨务实、积极高效的创新秩序。
他们在创新服务与创新产品方面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方面,该联社选取生产经营规模大、从业人数多,以种植、养殖等特色农业为主的农业专业合作社,作为支持重点,狠下功夫,并得到了多赢的局面。据悉,到今年6月末共支持5家“种植养殖农业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万元,贷款额达到万元。
该联社为支持“种植养殖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推出了“种植养殖农业专业合作社+信用社+农户”的信贷产品,真可谓是“雪中送炭”。以辛集市润彩种植养殖服务专业合作社为例,原来他们是作坊式企业,后来在信用社累计投放信贷万元的支持下,使该合作社走上了滚动式发展道路。如今该合作社占地亩,其中现代化养猪场一座,占地30亩,猪舍14栋,现有种猪头,年出栏种猪和商品猪能力达头。各种果树苗木20余个品种近棵。另有占地20亩的特养圈舍,养殖野鸡、柴鸡、野兔、鸽子、牛、驴、鸵鸟、鹿等特养散养畜禽等20余品种。该合作社办公室主任说:“我们能有这样的发展,信用社的支持功不可没!”
辛集联社主任张彬(中)到企业调研信贷需求据该联社主任张彬介绍说,辛集联社坚持“服务三农、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经营方向,进一步改善和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根据企业和农户的资金需求状况,不断创新信贷方式,搭建特色平台,在规范高效的基础上做活信贷这一泓活水。他们成立了微贷中心,着力提高小微企业贷款和涉农贷款的增速和增量;积极探索做好城镇化建设各项金融服务;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发放下岗职工创业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改进和完善民生金融服务;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加大对住房按揭贷款和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农贷宝”“商贷宝”产品营销力度,把客户贷款与银行卡业务紧密结合,促进了业务受理、用信、还款等项目多渠道的科技平台运用,现已发展成为辛集联社的拳头产品。
他们为农户、企业量身定做信贷产品,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并积极探索新的担保方式,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下放审批权限,减少审批环节,实现了全天候办理,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客户的资金需求。到今年6月末,农户贷款达到9.51亿元,较年初增长0.9亿元;农村企业及各类经济组织贷款达到33.43亿元,较年初增长2.49亿元;涉农贷款额达到42.94亿元,涉农贷款比例83.12%。由于信贷支农贡献较大,同时又是当地纳税大户,年至年被辛集市政府评为“实绩突出单位”。
他们还重点支持了区域内四大工业园区发展。以河北辛集经济开发区为例,该开发区于经国家发改委核准,年7月开始规划建设,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9.1平方公里,远期控制面积30平方公里。坚持“特色化、生态化、一体化、集群化”发展宗旨,以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为主导产业,力将开发区建设成为创新度高、辐射力强、成长性良好的综合性、现代化产业基地。开发区现已入驻企业17家,辛集联社对河北巴迈隆木业有限公司、辛集市恒瑞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信贷支持,6月末贷款余额万元,园区建设前常驻人口1.1万人,成型后将达到6.5万人。
信贷人员下乡调研在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至6月末,支持农业龙头企业5家,贷款额达到万元,较年初增长万元。以河北佳隆食品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充分利用当地农产品资源,主要从事农产品种植加工,是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又是国家重点支持行业,属于朝阳产业。市场拓展空间较大,既能给公司带来较大效益,又能使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原材料为食用菌、辣椒、芦笋、桃、梨、草莓、苹果等,种子引进国外的优良品种,来源稳定,主要与当地菜农、果农签订合同收购,部分依靠本公司自己的农场种植,现有集约化自营土地亩。公司有自主出口权,产品主要销往日本、德国、韩国、美国、俄罗斯等地。该公司所处行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拥有先进机器设备80台套,拥有5条生产线,年设计生产能力2.3万吨,公司现有员工人,其中技术管理人员35人。产品属季节性生产,生产旺季时员工人数达多人。
河北佳隆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某对记者说:“没有信用社的大力支持,就没有公司现在的规模。”她还说,“联社的服务非常到位,现在不是我们企业找联社,而是联社找我们,一有需求,不到三天时间款就到位!”她还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她经营的企业由于经营食品类,季节性非常强,产品用款要求时间急,而这时信贷人员总是及时下乡,现场办公,像亲人一样。她还称,联社从年开始支持该公司,到现在已支持了近万元。
★企业文化转型——打造家文化★走进该联社的“职工之家”你会看到,有健身房,有读书室、有洗浴室……走进基层信用社,你会看到他们的“五小建设”,即一个小菜园、一个小食堂、一个小浴室、一个小图书馆、一个小活动室。菜园里瓜果飘香,小图书馆书籍琳琅满目,让人有家的温暖幸福感。
该联社基层员工纷纷向记者介绍说,联社领导积极打造家文化,让每个员工都能在信用社感受到家的温暖。工会为职工创造了新的活动场所,增加了新的文体活动平台,开展了各项业务、文体比赛,保障了员工权益,“家文化”工程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和荣誉感,支农服务能力得到了更大提高。
举行篮球比赛据了解,辛集联社不断加强员工队伍的素质建设,制定了科学化、制度化的培训教育体系,利用多种培训学习方式,强化员工的岗位培训,提高员工基本技能和职业操守,培育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打造了一支思想作风硬、服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业务操作精的员工队伍,树立了辛集联社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会形象。
记者看到,他们不仅为信合员工营造一个“家”,还为广大客户也营造了一个“家”。他们注重打造精品网点,树立农信品牌形象。他们按照省、市联社要求,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规划,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网点形象建设。在硬件建设上,联社在改制时期资金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仍然加大网点改造力度。按照“建优美环境、树农信形象、创最佳效益”的工作思路,大力整顿社容社貌,打造优美环境。从制度建设入手,强化职工“形象”意识,完善服务功能,优化文明服务。完善推行了一系列文明服务规章制度,从外部服装到规范服务都有一套严格程序要求,并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对违反制度情况决不姑息迁就。持续深入地开展创新文明活动,使辛集联社的竞争实力得到大幅提升。年被河北省政府评为“文明单位”。、、年连续三年被石家庄市政府评为“文明单位”称号。年营业部被省联社授予“五星级营业网点”。
营业大厅他们的网点服务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信用社营业大厅内,为方便客户配备了手机充电器、鞋油、订书器、医药箱、婴儿车等。在网上银行区,客户可免费使用WiFi,用触摸电脑查询各种信息。在客户休息区,客户可看电视,查阅各种报纸,并有一杯咖啡奉上……
优质的服务得到了农户、企业的认可。辛集镇安古城村王某经营着一个手套厂,前几年做生意赔了钱,后来信用社找到了他并给予了大力支持,使他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他对信用社充满了感激,自称是农信社一手“抱大的孩子”,他对信用社的评价是:特别感谢!特别方便!特别快速!
★风险防控转型——构建合规管理、稳健经营体系★农信社是企业,一方面要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防控风险。记者了解到,辛集联社高度重视内控管理和案件防控工作,注重培育合规经营理念,在“制度约束”、“思想教育”、“落实责任”、“强化监督”、“责任追究”、“督查整改”等环节上严格规范,狠抓落实。内控和案防工作体系、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全员合规意识、防范意识、责任意识和防控能力显著提高。年、年被辛集市检察院评为“廉政教育先进单位”,年被省联社列为“内控管理先进典型单位”。
他们构建和完善了内控管理体系。一是注重加强各项内控和案防制度的完善,确保制度体系的科学、操作、衔接、配套。对各条线、各职能部室的制度进行了统一完善、梳理,保障有章可循。二是多次组织大规模合规文化培训,全方位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全员防范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强化典型案件和违规问题的通报力度,聘请检察院、律师进行廉政建设、法律知识讲座,提升员工的合规和案防意识。三是建立职责履职和制约机制,落实责任,强化监督与追究整改力度。常规检查、专项检查和突击检查交叉结合开展,建立了多层次的内控监督保障机制,全面提高制度执行力。建立了问责明晰的追究制度,有错必纠、有错必追,有效降低了违规操作、违规贷款等问题的发生,使各项制度、业务流程真正落到实处。四是内控管理向精细化、公开透明迈进。稽核制度、理念、流程、措施不断完善细化,注重关口前移、排查隐患、防范风险。大力推动“阳光工程”,从公开项目、公开渠道、公开程序,都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让每个过程都接受监督,置于“阳光”之下。
召开金融普惠会议此外,注重加强贷款管理,防范信贷风险。实行规范化、程序化审查,解决好贷款营销和贷款审查的矛盾,做到在安全的前提下搞好贷款营销。从贷款发放的全流程进行管理, 信贷服务的多元化,信贷产品的差异化,信贷文化的个性化,信贷人员的专业化,信贷防控的常态化确保了该联社业务指标、经营效益稳中有升。加强资金运用,谋求最大效益,合理控制成本,也使财务状况持续向上,利润水平稳步提升。辛集联社由最初的分散法人转型为统一法人后,业务发展迅猛,到年甩掉了历年亏损的包袱。到今年6月末,各项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万元。其中利息收入1.8亿元,年末预计收息3.9亿元。资产总额亿元,较年初增加9.4亿元。考核利润达到2万元,年末预计达到1.5亿元。
服务语言规范化、服务形象职业化、服务技能专业化
十年之间,辛集联社不断拓宽和完善结算渠道,充分发挥点多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积极为广大农村客户提供保险、投资、理财、信息、技术等多元化服务。年实现核心系统上线,全面实行柜员制。年财管系统上线,实现财务核算科学系统管理。年开通了网上银行,年开通手机银行,结算方式逐步拓宽,参加了农信银清算系统,实现个人业务全国通存通兑,加入了人行大小额支付清算系统,实现了全国跨行汇兑实时到账。工作效率快速提升,服务范围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日臻完善。信通卡、电话银行、通存通兑、代收代付、办理银行承兑汇票、履约保函等新业务迅速发展。电子科技的竞争实力不断增强,网银业务、ATM机、存取一体机、EPOS机、手机银行业务量快速增长,交易金额再创新高,成为地方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力量。
为有效运营资金,获取最大收益,今年6月初,辛集联社成立了资金营运中心,负责办理资金营运、投资理财以及票据业务。仅6月份买入理财产品,总额为20亿元,获得收益万元。目前不断拓宽渠道,扩大合作范围,与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谋求加入银行间市场业务,为资金配置寻找更多的新出路。
谈起下一步的发展,该联主任张彬给出了三步走的发展规划,一是成立农商行,夯实发展基础;二是“走出去”,兼并其它金融机构;三是上市,迈向现代金融企业。我们有理由相信,辛集联社在该联社稳中求进、进中求好的领导班子带领下,一定会朝向一个更高更强更快的目标进发,创造更美好更辉煌的明天。
本报记者/杨喜明通讯员/杜孝汝锋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jizx.com/xjszz/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