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辛集市 >> 辛集市政治 >> 正文 >> 正文

夏培英美丽乡村朵朵花开ldquo

来源:辛集市 时间:2021-3-17

枣酒万果红杯

“乡愁里的河北”主题散文大赛启事

乡愁地理版

省文研会版

(点击上面蓝字可见详情)

枣酒万果红杯“乡愁里的河北”散文大赛

参赛作品展示

辛集篇01

美丽乡村朵朵花开

文/夏培英

今年春天为狙击冠病毒侵扰,自觉封闭隔离在家,随着武汉疫情的好转,驰援武汉的白衣铠甲胜利回家,春天的气息送来勃勃生机,冻结的心复苏生发,我戴上口罩驱车到百年梨园自驾游赏梨花,生怕错过这一年一次的美景。当路过新增的千亩油菜花基地,新农村的风貌吸引着我驻足拍照。

时代的脉搏催生时代的新鲜事物,近两年城里人乐颠颠的事:就是自驾游到农村的花园、果园去游玩采摘,这也是很接地气的活动,在享受大自然的田园风光中,体验劳动的幸福快乐,走出去的乐趣就是到处都能看到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美景。

想起去年十一长假,我们三位同事相约到同事老家摘苹果,自驾车来到距离辛集四十多里的百福村,谢云龙生态苹果园,苹果园在村西的南头,我们从东头一路穿过百福村的正街,平整的小公路两旁、白墙灰瓦的农家院,有点复古的感觉,宣传墙农民画有声有色,农村面貌越来越好了。

在辛集每个村都能看到辛集久负盛名的农民画,这也是辛集的特色,什么二十四孝、二十四节气,还有反映农村新风新貌的,形象逼真活灵活现,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公路两旁及街道上干净整洁,花池的月季争相怒放,进村不远,一个农家小院五彩椒艳丽夺目,真好看,不约而同下车驻足观看。主家是做香油生意的,主人爱养花,便攀谈起来,好客的主人送我们五彩椒花籽,到现在我们还养着这种花。

辛集人都知道百福的香油香,就是他家卖的,他家的香油、芝麻酱很有名,我们一直在吃,也是这村的特产,每人又都买了两瓶。

沟壑不平尘土飞扬、到处是柴禾杂草的农村旧貌不见了踪影,家家是两层小楼,这房搬到城里叫别墅可值钱了,没几百万买不到手。村民们都用上了天然气炉灶,冬天用空气能或天然气暖气取暖,空调冰箱家电齐全,这和城里没什么区别了,有的是城里没有的新鲜空气和环保可口的新鲜蔬菜水果。

一路看到这崭新的农村新貌顿觉心爽气定,农发行发放的上千亿的美丽乡村建设基金和扶贫贷款在我们河北新农村已绽放出灿烂的花朵。

我出生在农村,回到农村便感觉到格外亲切。绿树掩映,树叶摇动,瓜果飘香,没有汽车穿流,田野一派静谧,空气清新,我对同事说“我每次回到姥姥家平山访驾庄那个小村,就觉得出气匀实舒服。”两年了没有到过田间地头,在这儿又找到了那种感觉,心情愉悦开始撒欢了。

谢云龙的父亲谢长山是这村的支书,他在果园迎接着我们,果园不大,有十来亩与养鸡场相连。我放眼望去红彤彤的大苹果真让人眼馋,果树不高,挂满了套着塑料袋的大红苹果,便问:“这苹果怎么这么红?”支书说:“这是科技信息带来的成果,从省农科院咨询到斗南这一红富士新品种果苗,创立了辛集的红富士新口味。它日晒充足,你们先不忙采摘,先坐下来尝尝,口味重、酸甜口还绵软。”我们仨,一人吃一个大苹果,咬一口水汽十足,甜中带点酸,不像原来红富士那么硬,不约而同的说“真好吃就摘这样的,还真没有吃过这种口味的。”

支书儿子谢云龙小伙子也忙过来介绍说:这是省农科院为我们村脱贫致富引进的新品种,口感的确很好,还比红富士成熟早,现在就卖出一半了。主要用的是发酵鸡粪,完全生态肥,没用化肥。

年青人还是很有追求的。因为喜欢狗,还养了各品种的狗拴在铁笼子里看园子。是呀!树地里不远一个狗笼子,果园门口还有鸡棚,喂着只鸡,满足底肥的积累。

支书说你们没带箱子就用我们盛鸡饲料的袋子装苹果吧。我们拎着袋子专挑大的红的摘,我突然想起妈妈说:苹果太大的吃不了一个。也是,大的我也吃不了,我摘些小一点的。我们仨每人都装了两袋子,虽然这次买的苹果比后来市面上的贵了些,但这是我们亲手采摘的,好吃,这个品种很快就买完了。

由于现代人讲养生,核桃成了每天必吃的养生果,需求量在增大。买了苹果就去买核桃,因为不懂,早都过了采摘期,我们只好去同事邻居家看有没有储存的核桃,到家一问:都卖完了,核桃油都榨出来了。核桃带皮成熟后在树上易腐烂,八月十五前就采摘完毕,明年买核桃要早啊!

那天正好村里过大集,碰到卖大葱和山药的又采购一番,汽车座位和后备箱塞得满满的,满载而归。这次出行满足了我们对农副产品的需求,虽然很长时间不干农活采摘有点累。但吃着好吃的苹果,看着精心采摘的果实,心情愉悦、十分满足,调剂了生活,把上班的紧张繁忙忘的一干二净。

在辛集上岁数的人仍沿袭着老习惯,都喜欢在应季储存瓜果蔬菜。因为过了季节,尤其到冬天或过年不知道到要涨价多少,即便就是储存期间坏一些也比随吃随买便宜多。这就是老百姓的生活,常言“吃不穷花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有院的还是挖个菜窖,住楼房的在储藏室或车库或楼道里,去年入冬我储存大白菜斤,两辫子蒜、两大捆葱,两袋子苹果、一箱子梨。过了年还能吃到水汽十足的白菜和苹果。

今年心里最踏实的就是储存的白菜、苹果、梨,闹肺炎病毒心里一点也不慌。买的时候爱人埋怨我白菜买的太多了,女儿自根就反对,现在什么时候什么都有卖的,那如现吃现买老吃新的。今年遇上隔离封闭在家都不念声了。在家没事就是做饭,白菜大葱肉馅饺子、白菜木耳金针素饺子或包子或熬大白菜,换着吃都爱吃,很少出去买菜。水果不愿吃凉的,梨煮着吃,苹果蒸着吃,即润肺又增加抵抗力,调集了生活解除了烦闷,顺利渡过了这个特殊的时期。

城市离不开农村,工人离不开农民,我们的吃穿住都是农民创造的。农民生活好了让我们高兴,农村的新貌让我们振奋。小公路修到家门口,自来水随时有,每家都用上了干净卫生的冲厕。这些年,农村人城里人穿戴上也没差别了,甚至村里人比上班的人穿的还讲究,这不就是小康生活吗?

在政府引导下每家都有了脱贫致富的意识,不是养鸡就是种苹果、种核桃、梨树或种树苗或大棚菜等。今天自驾游看到政府在旅游景点开发上下了这么大功夫,把百年梨园这样有文化价值的农村整合成旅游景点,新建生态湿地公园、千亩油菜花基地、又装扮了姹紫嫣红的花海,与皮都工匠坊、赵望云艺术馆串联起来,路修的好,木栅里别有风味,双柳树村草莓采摘大棚不断人。这是为辛集农村建造的最大的福祉。

美丽乡村朵朵花开,乡愁悠悠万里情怀。我陶醉在雪白的梨花下,和这块热土近距离亲近,绕行在梨园内米的长长彩色硬面小路上,这小路是为方便游客游玩近两年建造的。走在上面意境悠远,我揣摩着这片有年历史的鸭梨树,它是经过了多少风雨冰雹才顽强生存下来的,你看他奇异怪状的树干发黑的树皮,这一独特的生态文化历史带给多少人思考,足足见证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坎坷之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为这片梨园地处滹沱河古道多是沙土地,适合梨树生长,农民便世世代代种植梨树,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它的品种不断改良,口味越来越好,还没有在这里采摘过,今年要早早预定尝尝百年梨树的滋味。

热爱农村,热爱乡土,我为工作生活在城乡结合快速发展的辛集而骄傲。辛集的未来,祖国的未来将会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美好,让我们尽情期待吧!

作者简介

夏培英辛集市农发行退休。自幼热爱文学,一直坚持业余写作,散文诗歌文艺评论征文多次获奖。现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协会会员。

关联阅读

枣酒万果红杯

“乡愁里的河北”主题散文大赛作品展示

(点击下面蓝字,可见具体作品内容)

石家庄篇01凉月满天《正定古碑略记》

02田倚萌《封龙纪实》

03常贞芬《榆树》

04张俊伟《醉美枣木杠》

05廖辉军《万果红,乡愁的味道》

06康伟《酒香飘千年》

07魏宝《藁城三记》

08李永雪《梨乡两篇》

09苏立敏《打房子》

10陈密哲《想起炊烟起》

11张辉平《马踏苏家庄与三苏故里》

12贾小勇《正定中山路》

13康哲峰《枣香飘处是故乡》

14宋艺颖《古槐青春》

15丁东《翠岭野趣黄金寨》

16凉月满天《花竹流水塞北江南》

17裴瑞英《羲皇圣里人祖庙》

18肖维景《记忆中的庙会》

19邢剑君《平山风物》

20四月木子《“五马山”还是“五龙山”?》

雄安篇01郭岩江《大美白洋淀》

邯郸篇01韩立军《千年天桥》

02张幸元《滏水流虹》

03蔡银平《又见炊烟》

04许雷雷《从峰峰煤到峰峰美》

05张幸元《白鹤亮翅》

06飘雪《随我游大名》

邢台篇01米丽宏《方等看大鼓》02武建锋《游沙河市王硇村》

03康秀炎《太行明珠》

04陈于晓《太行奇峡:一本流水账》

05贾虹月《红色东野庄》

衡水篇01李海翔《味道》

02刘誉盛《走近衡水园》

03陈郁苍《至少还有一颗大柳树》

04信章旗《大道低回衡水湖》

沧州篇01李文铭《走进青县红木小镇》

02刘艳菊《你听,乡歌嘹亮》

03张艳《天涯风雪林教头》

04刘勋丰《飞翔的“铁驴”》

05赵文俊《沧海之畔是家乡》

06张春景《刁公楼,崴蕤千年的村庄》

07末子《望乡》

08牛崇岭《北方习俗两篇》

09陈松林《槐花烀饼》

保定篇01史新会《难忘家园》

02绳兰柱《故乡夏日》

03朵朵《村边的那条小河》

04左志国《何事吟馀忽惆怅》

05寇建斌《关汉卿墓追思》

06单秋荣《家乡的拒马源》

07雪泥《大美涿州:锦灰堆》

08史新会《书院莲池》

张家口篇01王利民《舌尖上的宣化》

02冯舒颜《问候家乡》

03任建国《寻访雪绒花的故乡》

04李桂芬《青山魂》

05曹森《蔚州写生》

06吉祥花《悠悠皮草情》

07田鑫《一路联吟诗意浓》

08张国民《故乡山药粉的味道》

秦皇岛篇01孙庆丰《秦皇岛,美的抒情》

02田鑫《秦皇岛上访秦皇》

03何文潮《三月里的城郭》

04周树华《点将台,你为何还矗立在这里?》

05张景云《青龙水豆腐》

06张鸥《“石来运转”大冰塘》

承德篇01肖振民《在老家采蘑菇》

02王坤《塞罕坝日出》

03王秀春《山里的珍珠》

04刘朴《雾灵山上望长城》

05王东岭《追梦塞罕坝》

06王占环《瀑河岸边的紫塞明珠》

(参赛作品展示持续增加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jizx.com/xjszz/60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