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今悟诗境●名师演绎真语文
特级教师张立军主任走进昌盛园小学《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诗歌的海洋中,我们可以触摸脉脉流淌的历史代际与沧桑,在诗歌的意境中,我们能与古人共赏一轮月,以古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诗歌给予我们太多的情怀与美好。
11月2日,我们有幸邀请到北京市特级教师张立军主任走进昌盛园小学,为我们带来一场意境悠悠、情意绵邈的古诗观摩课。昌盛园小学语文团队,来自河北邢台、辛集的领导教师、中国好老师昌平共同体,昌盛园小学协作片以及其它兄弟学校的余名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首先,张立军主任为我们带来了《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一组送别诗。在上课之初,张老师通过“对诗”的方式开启了与同学间“文化人”的对话,把孩子们引入古诗的意境。
接着,张老师又创设了与朋友老李送别时的场景,引导孩子联想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些诗句。而在“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一句的处理上,张老师直接出示诗句,让孩子们根据诗句,推想与好友老李送别时的场景,学生们在推想中感受到王昌龄的一片赤诚之心。
在优美浑融的诗歌意境中,张老师的课堂也不乏轻松与幽默。张老师诙谐幽默的语言时常引得课堂高潮迭起,掌声连连。孩子们为张老师独特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频频举手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氛围十分热烈融洽。
三首送别诗的组合阅读,使广大师生都沉浸在送别诗的绵绵诗意和凄凄别情中。整节课意境浑融,大家都为送别诗的意脉所牵动着、感染着。三首送别诗的组合阅读,为我们语文教师日后的古诗教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授课结束后,张主任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讲座——《用七种“镜头”打开语文教学视野》。
在讲座中,张主任谈到:要用望远镜的镜头寻求教学定位,立足学生六年成长;用照相机的镜头定格关键,留下值得回忆的瞬间,形成学生心路历程中一处可以驻足的风景;用摄像机的镜头慢放重点,在经典与重点处放慢脚步徘徊一番;用放大镜的镜头为语言文字着色,丰富学生认知;用显微镜的镜头探寻奥妙,发现语言文字之下埋藏的灵魂;用投影机的镜头释放语言;用监控镜头为生成导航。入心的讲解给老师们的日常教学提供了切实有效地引领。
三个小时的示范引领转瞬即逝,老师们在回味中意犹未尽。昌盛园小学王洪燕副校长代表校领导感谢张主任的精彩示范,并要求老师们学以致用,在教学中践行张老师的教学思想,打造高质量的课堂。进修学校教研员高春杰老师即兴赋诗一首作为总结:“虽深秋将去,却如沐春风!送别组诗悟真情,京味闲谈文化承。七种镜头聚教学,打开思维情愫生!大师,就是大师,才学与德行的楷模!”
缘起于诗,而又终结于诗。在诗的意境中我们尽情徜徉,用情感受,与古诗作伴,与古人唱和。孩子和老师们与张主任依依不舍地留影为本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撰稿人:郭欣丰志奎
审稿人:王淑阳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jizx.com/xjszz/1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