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沐浴着春风到来
花儿开了,树儿绿了
对于辛集街边的常见树木
您又认识多少呢
市府大街
市府大街西起安新线,东至六前连接线,道路全长余米,红线宽60米。两条分车绿带各宽5米,行道树与分车带种植冠大荫浓的法桐,法桐树干高大,枝叶茂盛,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易成活,耐修剪,抗烟尘,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王”之称。同时为了丰富其色彩,市府大街分车带内栽植叶色红艳的紫叶矮樱,以及春季开花的木槿,并点缀大叶黄杨与红叶小檗组成的造型球,整条道路层次分明,绿量丰富,景观效果良好。
教育路
教育路是我市南北向的一条主干道,全长米,红线宽度56米,两条分车绿带各宽6米,绿地率达到41%。年被评为“河北省园林式街道”。教育路东侧严格按照绿地系统规划建设了64米宽的带状游园,绿量丰富。教育路行道树为苦楝,苦楝是我市的乡土树种,抗风抗干旱,树干挺直,萌芽力强,生长迅速,花艳量多,春夏之交,紫花飘香。苦楝做为行道树种植我市在河北省当属首例。教育路园林景观以红色调为主。春天盛开鲜红色的桃花、夏日盛开粉红色的合欢花、秋季盛开娇美的紫薇,再加上三季鲜艳夺目的红色曼海姆月季花带、叶色红艳的紫叶碧桃,共同构成了一条“红色育人之路”。
方碑大街
方碑大街行道树为白蜡,分车带内以楸树为主,楸树树冠茂密,具有较强的抗性、能起到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的作用,是绿化城市改善环境的优良树种。分车带内是由大叶黄杨和金叶女贞组成的色带,沿着道路进行有规律的序列变化,整体设计简洁大方、色彩丰富。
安新线
安新线南北走向,南至衡井线,北至澳森大街,全长米。道路中间建有绿化带,以月季、女贞及小檗为主。行道树为金叶榆,金叶榆叶片金黄,色泽艳丽,树冠丰满,造型丰富,对寒冷、干旱具有极强的适应性。金叶榆是我市市树,是辛集籍河北省林科院专家黄印冉培育出的彩叶植物新品种,在我市王口镇建设有占地多亩的中华金叶榆培育基地,填补了金色叶景观树的空白。
束鹿大街
束鹿大街东西走向,西至朝阳路,东至工业路,全长米。束鹿大街行道树种植法桐与垂柳,分车带内栽植樱花,樱花花色鲜艳亮丽,枝叶繁茂旺盛,是早春重要的观花树种,盛开时节花繁艳丽,满树烂漫,如云似霞,极为壮观。
爱护树木是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光荣传统
下面一些小故事分享给大家
一、爱护树木成为法律
“民伐桑枣为薪者罪之”
夏禹时代,我国就有了有关保护林木的行政法规。《逸周书》记载:“禹之禁,春三月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
春秋战国时期,管仲治理齐国时曾说:“为人君而不能保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
宋太祖赵匡胤规定:“民伐桑枣为薪者罪之。”
清朝雍正继位时,就要求严格保护山林:“严禁非时之斧斤,牛羊之践踏,歹徒之窃盗。”
二、在炮火中成长的绿树
“庆功栽杨,美名流传”
爱国将领冯玉祥在带兵打仗时规定:驻防官兵要在驻地植树造林,即使行军打仗时,也不许践踏林木。
他屯兵徐州时,为了严明纪律,特意写了一首护林诗:“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
西周时期的沙俊其,每次打胜仗后,他都要下令将士们在获胜的战场上广种杨树,以示胜利。后来就连抓到的俘虏也要他们种树,作为“同庆”活动。
随着他的不断胜利,这种“庆功栽杨”发展到栽柳、植槐,后来,许多诸侯国受其影响,把这种植树活动作为一种庆典延续下来。
三、诗人自古多爱树
“手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白居易做过许多地方官,每到一处他都要栽花种树,这在他的诗中也有反映:“手栽两松树,聊以当嘉宾”;“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
苏轼任杭州刺史时,修浚西湖,并在湖堤上种树,因而留下了“苏堤春晓”这一著名景观。
柳宗元贬官柳州,但仍不忘种树:“柳州刺史,种柳柳江边”;“手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清末左宗棠率部新疆平叛,沿途大种柳树,被称作“左公柳”。他的幕僚杨昌俊以诗歌颂:“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古人都在爱树护绿,何况我们现代人呢?
春天到了,大家看到了家乡的美景,可以拍摄照片发送到xinjifabu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jizx.com/xjsxw/5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