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乾隆十八年(年)的《畿辅义仓图》中,宁晋县图标注为“营疙疸”的地方,正是如今的宁晋县营台村。
清嘉庆十二年(年),《畿辅安澜志》中关于滹沱河古道记载:“其水流至冀州西北的营疙疸村,这里成为滹沱河与滏阳河的交汇之处。乾隆二十四年时,滹沱河河道改流,从晋州鲁家庄流入宁晋县东北区域,随后分为东西两支。东边一支经冀州营疙疸村汇入滏阳河以西水域,西边一支从县境的营上村东边流入滏阳河。从冀州向北的河段都被滹沱河占据,不再以滏阳河之名相称了。”
清同治年间的《畿辅通志》卷55的《宁晋县图》记载:“县东存在营疙疸”。
清末宣统二年(公元年)日本侵华地图,东亚舆地图《北京》,百万分之一精密地图,加盖日本帝国陆地测量部钢印。直隶省宁晋县城东南文字标注有“营疙疸”,即今营台村。年《宁晋县警学区地舆图》,标注的“营疙疸”。民国十八年(公元年)刊印的《宁晋县志》卷一记载,宁晋县东区小刘疃村存在“营疙疸”。
民国二十年(年)《新河县》地图(图中包含宁晋县部分村庄)。十万分之一比例尺。宁晋县境内标注有“营疙瘩“,冀县境内标注有”营台村”。19年,武昌亚新地学社出版《河北分县详图》标注的宁晋县“营疙疸”。年《新河县》地图(图中包含宁晋县部分村庄)“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三月测图二十六年八月制版”。十万分之一比例尺,其中标注束鹿县(今辛集市)”西罗口“”,有文字标注“至营疙瘩”。民国28年()《河北分县详图》,亚光舆地学社出版。宁晋县境内标注有“营疙瘩“,冀县境内标注有”营台村”。年的河北省地图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发行。在宁晋县区域内,标有“营疙疸”字样。
年《河北省地图》标注的宁晋县营台村。#深度好文计划#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jizx.com/xjsxw/10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