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作为改革开放催生的新群体,在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是工人阶级的新鲜血液和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正活跃在我省各行各业,在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进程中默默奉献着青春和汗水。日前,河北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从五个方面联合评选出50名“最美农民工”,进行了表彰。3月14日起,本号连载《最美农民工》栏目,为您讲述他们的故事。
赵六安,河北辛集天玉玻璃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主任。参加工作20多年来,他立足本职工作,刻苦学习,带领车间同事积极探索,解决了玻璃瓶炸口、炸底等多项技术难题,出色完成了各项生产和工作任务。他领导的班组,还多次在劳动竞赛中名列前茅,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赵六安先后荣获“石家庄市安全优秀班组长”、辛集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对于一线职工来说,只有立足本职工作,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这才是一名一线职工应该具备的素质。”在赵六安看来,能有今天的成就跟自己平时的努力分不开。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赵六安是一名普通的操作工。“当时的制瓶工艺还是手工操作,跟现在根本没法比。”回忆起当初,赵六安感慨万千。但是,艰苦的工作环境和繁重的工作任务并没有让他退缩,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班前做足准备、班中仔细观察、班后积极总结,赵六安自创了一套工作方法,解决了生产中遇到的各个难题。那时,由于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起伏较大,严重限制了产量。别人一筹莫展之际,赵六安却上心了。他细致观察,大胆实验,通过改变冲头的蘸水时间、频次,调整冲头的冷却温度,最后成功解决了产品炸口的问题。此后,赵六安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他通过提高炉头的网带温度,降低了产品炸底的现象,使公司的产品质量、成品率大幅度提升。
公司的员工都知道三车间利润最好,当初,却曾面临种种困境。原来,年初,原三车间主任及1/3的技术员工被调至新建车间,临危受命担任三车间主任的赵六安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机械设备老化、技术力量薄弱、操作人员短缺。有人劝他找找领导换个车间,可是他却信心十足。上任后,他管理、生产双管齐抓,力挽狂澜,使三车间成为公司成品率最高、利润最好的车间。
年4月、7月两个月,公司窑炉熔化炉碹顶先后两次因老化裂缝进行抢修。抢修就意味着停产,而停产就会影响效益。为缩短维修时间,赵六安带领车间员工进行大炉热修。三伏天里高温炙烤,酷热难耐,他却亲自奋战在第一线,就这样连续坚守二十多个小时,终于使生产恢复正常;10月,大炉例行检修,他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jizx.com/xjsxc/7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