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辛集市 >> 辛集市小吃 >> 正文 >> 正文

为什么那么多霸州学子早早就远赴他乡求学

来源:辛集市 时间:2021-9-1

今天早晨还没起床,朋友就打来电话,说孩子昨天去衡水志臻实验中学参加了初中部初一的插班生考试,晚上接到学校电话说他家孩子被录取了,朋友想请我拿拿主意,让不让他正上初一的孩子转学去衡水。我问他你愿不愿意让孩子去呢?他说去了怕学校纪律严格,生活苦孩子适应不了,而且孩子小心智不成熟,怕影响孩子成长。不去吧,对咱本地的初高中教育真没信心,霸州许多孩子都去了衡水那边求学,等中考高考时怕孩子没竞争力,真的好纠结,好纠结。我只能跟他说:“不要纠结了,为了孩子,孩子想去就去吧。”

这位朋友要所遭遇的,是霸州许多家有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父母所面对的现实,也是咱们河北许许多多家有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父母所面对的现实,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为了让孩子考上更好的大学,为了孩子的运大前程,不得不牺牲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让孩子早早地去教育发达的衡水、石家庄等地求学,早早过上全寄宿制的生活,这也是家长们不得已的选择。

霸州孩子们求学的外地学校,高中主要有衡水的衡水中学,衡水二中,武邑中学,冀州中学,枣强中学,石家庄的石家庄二中,廊坊的廊坊十五中,初中主要有衡水的衡水五中,志臻实验中学,冀州信都中学,武邑中学初中部,石家庄有石家庄二中初中部,廊坊有育人中学,还有一些私立中学这里没有列全。小学也主要集中在衡水、石家庄、廊坊三地,也是为将来能考上三地的重点初中和高中。

目前究竟有多少霸州学子在高考前赴外地求学,因为涉及到转学和转学籍,只有教育局能给出准确的数字,但这些年教育局没有公开过相关信息。这里可以大体估算下,衡水中学每年10人左右,衡水二中和武邑中学每年30-40人,冀州中学枣强中学每年50人左右,石家庄二中每年5-10人左右,廊坊十五中每年20人左右,还有其他一些中学如正定中学、辛集中学、三河中学等,人数都不多,三年在校生估计在人左右。对霸州学生外出上初中和小学的人数情况不太了解,估计也在人左右,这还都是保守估计。每到月底放假的时候都可以在华夏民间收藏馆前的广场上看到租车从衡水回来的学生。

大约在年以前,霸州学生赴外地求学大概只限于高考复读生和极少数应届生。后来,衡水中学这样的王牌中学广泛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衡水、石家庄等地重点高中成为许多优秀初中毕业生的首选,许多学生中考前就被这些名校选走。近两年,霸州赴外地求学的学生年龄呈走低之势,许多家长宁可去衡水买房迁户口也要让孩子去衡水上初中,有的从小学五六年级就转学到衡水上学。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如此多的霸州学子早早地远赴他乡求学?我看原因主要有两个,外因是衡水教育这个超级黑洞吸走了霸州的优秀学子,内因是霸州教育的现状让家长们越来越没有信心。

下面先说外因衡水教育的黑洞。

说起衡水教育,首先就要说到衡水中学和衡水二中,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衡水中学在先后两任校长李金池和张文茂的领导下励精图治,开始了衡中教育的黄金时代,学校高考成绩年年攀升,在最能体现一所高中办校水平的考上清北的人数这个指标上,近几年在全省和全国都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年人被清化大大录取,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的超级中学。衡水二中在秦海地校长的领导下从开始奋起直追,将衡水二中建设成为全国十大名牌中学,全省中学牌名第三,仅排在衡水中学和石家庄二中之后,从近两年的高考成绩来看,部分指标已超越排名第二的石家庄二中,正应了学校“超越永无止境”的校训,该校年有37人被北大清华录取。在这两所全国名校的带动下,衡水的武邑中学、冀州中学、枣强中学等学校都开启了高中“名校”模式,高考成绩你追我赶,衡水的高中教育与其他地区相比优势越来越大。以年为例,廊坊地区所有中学一本上线共人,而衡水二中一本上线人,一所学校就灭我们两个廊坊。

受益于衡水宽松的招生政策,为方便招生,衡水的这些“名校”大都下挂一所“私立学校”,因为只有私立学校才能跨地区招生,如衡水中学下挂衡水一中(原来叫滏阳中学),衡水二中下挂志臻实验中学,武邑中学下挂宏达学校,衡水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招生政策比较宽松,对学校跨地区招生采取默许态度,要问为什么,你看看每个月学校放月假的时候衡水市里的宾馆全部爆满就明白了。

衡水的高中是面向全省招生的,得益于突出的高考成绩,这些学校在外地区都是掐尖招生,也就是只招当地的优秀生源。每年的寒假一开始,各学校间的招生大战就开始了,这些学校会派出专门的招生老师,按地区包片,根据提前搞到的各地区高中学校的成绩单,联系成绩好的学生去学校参观,游说学生签订入学协议,相当于提前录取。

以霸州二中和三中为例,学生的优先选择顺序是和中学的名气对应的,即衡水中学(年级前三名)-衡水二中(年级前20名)-武邑中学(年级前30名)-冀州中学(年级前50名)-枣强中学(年级前名),

此外廊坊十五中招收在年级名左右的学生,而传统名校石家庄二中要举行招生考试,招的也都是顶尖的学生。学生按名次被录取大致可以享受每年元的公费生待遇,如果名次稍差的话则需要交1-3万元的择校费。

霸州的高三家长寒假一到就开始操心孩子的高中入学问题,成绩突出收到名校录取通知的欢欣鼓舞,忙着参观校园,选学校,没收到的开始主动联系学校报名或者走门子托关系想让孩子进名校,每年想去这些学校就读的学生趋之若鹜,交再高的学费也在所不惜。所以这些名校成了黑洞,大量成绩优秀的学生被这些学校吸走,导致霸州市一中的生源质量连年下降,高中录取分数线从原来的将近分下降到了分左右,因为不降招不够学生。

衡水高中教育的发展也带动了初中和小学教育,衡水五中每年考上衡水中学和衡水二中的人数都排衡水第一,因为五中是私立学校,每年都要举办单独的招生考试,把优秀的小升初学生吸收进来。因为担心孩子到了初三没那么优秀不会被选走,为了让孩子能到衡水中学和衡水二中上学,许多霸州家长让孩子参加五中的入学考试,考上就来五中上初中,考不上的不惜在衡水桃城区买房把孩子户口迁到桃城区让孩子可以上五中或六中等其他衡水的初中。衡水志臻实验中学初中部年第一次招生,虽然还没有中考成绩做参考,但因为是与衡水二中合作办学,吸引了许多家长的热情,首次招生就有1万余人报考,录取比例不到10:1,这样就把我们许多优秀的初中学生吸引了过来。

还有一些霸州的孩子平时成绩不是太突出,在桃城也买不起房,去不了桃城的初中上学,就让孩子上另一所私立中学——冀州信都中学,该校在校生有一万多人,面向全省招生。有的家长嫌衡水远,就让孩子去廊坊的育才中学,这些学校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学费不菲呀。每年在1万左右。问题是这两所学校也不是敞开招生的,至于怎么去这些学校就读,就看各位家长大显神通了。

去外地上学的初中学校还有一所需要重点提一下,就是石家庄二中初中部,同样面向全省招生,每年要举办招生考试,因为在省会石家庄,入学竞争力很强,真心不好考,所以霸州去的学生并不多。

说完外因再说内因:霸州教育的现状让家长们越来越没有信心。

现状一、以霸州一中为首的霸州教育水平的滑坡

霸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一直处于全省前列,年县级经济竞争力排行全省第14。霸州的教育水平以前是和经济发展水平相称的,霸州一中是当时的突出代表。年霸州一中迁入投资上亿元的新校址后,发展走上快车道,时任校长徐永辉以“严”著称,狠抓教学和校园建设,使一中的高考成绩稳步提升,“学校办学成绩优异,年至年霸州一中培养出10名考入清华、北大的名校学子,更培养出省、市两级高考状元。至年为止,霸州一中完成了优秀生源大量外流到源源流入的巨大转变,吸引了周边地区包括北京、天津部分学子来我校就读,为霸州招商引资和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引自百度百科),当时的霸州一中也是黑洞,吸引来许多外地学生就学,是名符其实的华北名校。

年7月,徐永辉调任廊坊八中校长,成为霸州一中的转折点。当时衡水的黑洞效应开始显现,已经有优秀学生赴衡水读高中,霸州一中又坚持了几年就开始走下坡路,学校管理水平下降的同时,因为招生政策不断收紧,学校口碑下降落,导致收费的择校生减少,学校的经费紧张,老师待遇下降,硬件设施得不到及时维护,生源大量外流。就是在这个时候,霸州老师办补习班之风逐渐盛行,许多老师不再追求教学上的成绩,开始办班补课挣钱。霸州一中的成绩和声望逐年下降,以前的招生中考分数线都在分以上,年是分,年是分,突出反映了生源质量的下降。

在霸州一中最风光的那些年,霸州的初中学校都以学生考上霸州一中为荣,霸州最重点的霸州二中和霸州三中教学都抓得非常紧,每年都你追我赶,较量考上霸州一中的人数。霸州一中的小奥班儿(重点班)是许多初三学生的梦想,考上小奥班相当于现在被衡水中学和衡水二中录取。为了留住学生,霸州一中在中考前就会举办专门的针对小奥班的招生考试,提前录取的学生每年中考前1-3个月就入学一中开始学习高中课程。不论一中这种做法的好坏,最起码证明一中真真切切地重视招生工作,真真切切地为本校的高考成绩而焦虑。但近几年这种方式取消了,市里的高中录取政策是让高三学生像以前高考报志愿一样,在不知道中考成绩的前提下报中考志愿,学校就是霸州一中、四中、五中三所,许多成绩相对好的学生报错志愿,去不了一中,只能去四中或五中,进一步拉低了一中的生源质量。

霸州的初中教育已全部实行划片招生,农村的孩子,成绩再好也只能到所在的乡镇中学就读,而乡镇中学基本全部在乡镇政府所在地,走读制,许多村里的孩子每天要走很远的路上学,乡镇中学的教师素质和教学及管理水平要远低于市直的二中、三中很多,现在乡镇农村孩子与市区孩子在学习水平上的差距越拉越大,农村孩子的家长多有怨言。

再看小学教育,霸州市里的一小二小四小五小六小的班容量大都在70人上下,承受能力接近极限,受大环境的影响,近几年教学水平最高的二小、四小、五小的教学水平都有下降。每年想调到市里的小学任教的农村小学老师都挤破头,许多农村小学则是教师缺乏,生源不足,生存遇害到困境。这两年小学都取消了统考,教育局也不再对小学的教学水平做要求,导致农村小学的教学水平急剧下降。一个农村孩子如果小学初中都在农村乡镇上,到了高中就很难同市里的孩子竞争了。

为了寻求更好的教育,许多农村学生的家长要么托关系把孩子送到市直中小学上学,要么干脆把孩子送到衡水或廊坊的私立学校,造成乡镇中小学生源的进一步流失。

这些年,经济发展很快,但人们的教育理念没跟上,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方式存是过去那种简单粗爆型,舍得花许多钱给孩子报兴趣班,补习班,却舍不得花时间对孩子言传身教,不少孩子骄生惯养,自理能力差。家庭教育的观念也出现了偏差,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一概推给学校。经常听说谁家孩子因为被老师体罚找到学校闹事,学校和老师因为孩子的意外事故而赔礼赔款,甚至发生过学生打老师的事件。对于学校来说,大多简单地按部就班地开展课程教学,德育缺失,许多学校根本就不上思想品德课,让孩子自己看教材。有的校长怕家长找上门来,就要求老师看好孩子就行,别惹事,别出事,有的老师也是带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上课。

现在形成一个怪现象,家长埋怨老师和学校教育不好孩子,老师和学校埋怨现在的孩子难管。长此下去,教学水平怎么提高?

至于霸州各学校的教学水平下降到什么程度,没办法精确统计,但有一点许多送孩子去衡水上高中的家长多有体会,霸州的孩子到了衡水,同石家庄、衡水、邯郸、保定等地的学生相比普遍缺乏竞争力。只有基础教育水平的低下这个根,才结出这个果。

现状二、有偿补课办班的现象愈演愈烈

近些年,霸州的教育风气不正啊,许多老师(只能说是一小部分)不再研究教育教学,一切向金钱看齐,有的在家中,有的租房子,有的单干,有的几个老师合办,收费大班儿每个月几百元不等,一对一的补课每课时50-不等。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每到寒暑假放假前,发补习班招生广告的就聚集在学校门口,也有的老师是不愁招生的,因为他会让自己班里的学生去自己的补习班上课。有偿补课办班一开始存是偷偷地进行,慢慢就变成了公开的行为,人性恶的一面也慢慢显现出来。有的老师拉下脸面想尽办法让本班学生来自己的补习班上课,曾经有不止一个家长对我说,孩子说上课的时候老师在讲一道题前会问学生这道题谁会,会的举手,结果举手的都是参加他补习班的学生,因为他在补习班已经讲了。然后老师就会说这道题不讲了,以此吸引学生去他的补习班上课。

现在的补习班从小学一直漫延到高中,英语班,语数班,作文班,综合班,音乐美术特长班,霸州天祥路、裕华路、迎宾道、中心市场等地都可以看到一家家的补习班和培训机构。

面对如此多的在校老师参与到补习班和培训机构中来,教育管理部门选择了沉默,学校也选择了沉默,即使遇到直言上告的家长,教育主管部门大多会要求学校严格处理,学校大多会选择做好家长工作,警告一下被告的老师息事宁人。一个同学的孩子上小学时因为孩子班主任上课不讲题,在自己的补习班上讲题,就联合一些家长去学校里闹,学校最终的做法也是换了这个班主任而已。

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纵容下,有偿补课办班行为愈演愈列,虽然教育部三令五申但这股风气根本得不到遏止。

现状三、择校风,择班风,送礼风降低了学校和老师的公信力

现在霸州的小学和初中实行划片招生,高中是按分数线录取,规则可以说非常明确,但是各学校的教学水平是严重不均衡的,家长都想把孩子送到教学水平相对较高的市里的中学上学,于是这些规则就被踐踏,招生片区之外的学生就被招进来。每年中考录取完以后,一中都会有四中或五中的学生转学过来,至于怎么转过来的,只有学校知道。

还有一股歪风邪气就是择班风。霸州的家长从孩子小学一入学就要面临一个紧迫的问题,学校设了所谓的“教师子女班”,“重点班”,安排教育水平高、负责任的老师来任教,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入这样的班,生怕孩子一入学就输在起跑线上,但这些班的数量和名额是有限的,这就要看哪些孩子的家长能量大了,而能够决定哪些孩子能分到这些班级的人,是学校的领导。好不容易等孩子熬到了上初中,仍然是遇害到同样的择班的问题。

一中的小奥班、大奥班是为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开设的,但开学后往往有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补充到班级当中来。看一下衡水中学和衡水二中绝对不会出现这个问题,想进学校的实验班,不够分数线校长的亲戚都不好使。

再有就是目前的请课送礼现象侵蚀了校园,这个不用多说了,问问身边的人就清楚了。

原本学校是教育的圣地,老师是辛勤的园丁,个别人的腐败问题给学校和老师造成了极坏的口碑,破坏了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因为上面提到的这些现象,霸州的许多家长对霸州教育的不满意度不断提升,对霸州教育的信心越来越小。学校讲要抓素质教育,轻应试教育,但孩子在校几年下来,素质没有提高,学业水平也不强,家长不得已把孩子送到外地求学,不畏花费高昂,不畏路途遥远,不畏条件艰苦,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一个好点的大学,将来能成龙成凤,能够适应将来激烈的生存竞争,这是每一个家长最朴素的情感。

今年寒假还没过,年的招生大幕已经开启,与往年按学生平时在校名次录取不同,衡水各名校纷纷组织招生考试,初三的家长们奔波于各校的考场,各校的招生信息出没于朋友圈,孩子去哪上学成为人们日常闲谈的热门话题,孩子能不能去外地名校上学的恐慌心理蔓延着,一些已经上了初中的学生家长也焦虑着,担心孩子是否竞争得过衡水的孩子,这才有了文章开头那个电话,而实际上他家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是年级前三。

教育关乎每一个家庭,霸州目前的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完全不相称啊。不是我们的教育手段落后,而是我们完全没拿教育作为一个事业来做,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每一个家庭,是不是应该猛醒?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教育事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jizx.com/xjsxc/67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