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废话不多说,来谈一下香港新股IPO的心得,大家快点拿小本子记好了,句句都称得上经典!
港股打新赚钱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首先当然是赚一波打新的钱。这很好理解就是赚发型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差价。
第二阶段:赚一波纳入指数,进港股通的钱。当公司市值达到一定规模就会被纳入指数,进入港股通,吸引基金配置。
第三阶段:纳入指数后大行覆盖把公司吹嘘一番的钱。这个也好理解,纳入指数成为大股票的一员,那么大行都会覆盖,润色包装,吸引投资者进入。
第四阶段:赚公司业绩增长的钱。当公司进入指数,港股通,大行覆盖,那就成为白马了,业绩一旦超预期,经过1-3的洗礼,这时候虽然估值已经很贵了,但是公司股价依然会上涨,这就是索罗斯的反身性,自我验证,2-4阶段经常互为因果,自我强化。
如果一个股票从1-4阶段你都吃到的话,那么应该最少能有一倍以上的收益。
怎么判断一个股票会不会经历4个阶段,而不会在其中一个节点上夭折这是关键。
第一阶段比较好判断,基本上有概念或者业绩好的都能赚ipo的钱,但这个东西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大家自己去品味。
后面两个要求比较高,首先标的要标的稀缺,市值达到一定规模,交易量的考量,最好是能进入快速通道,那样大概上市一个月就可以被纳入了。后面就要看跟踪了,对业绩的跟踪,对市场的跟踪这些都很重要。根据这些跟踪来调整自己的策略,去判断是不是能赚2-4的钱。
那什么时候是买点:
港股IPO可以参与上市阶段到股东解禁的接力。
这个时间窗口是相对安全的。如果符合上面所述1-4的特征,那可以大胆买入。IPO从覆盖倍数上来说又不至于很夸张,那么可以直接参与IPO,如果参与IPO拿不到货,那么也可以从二级市场买卖,可以在发行筹码换手%-%的区间内更具价格选择买点。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因为筹码都换过一遍了,大家成本都很高了,一直拿着的人也不会跑了,所以基本上等于锁仓了。公司才上市,相对筹码比较集中,可以无视估值,大胆买入。其实和a股炒新的逻辑也差不多,只是港股有纳入指数和港股通更多的优势。
以上这些只是根据目前香港市场特征的一种总结,但其实受制于市场变化、美国放水、国内政策等诸多原因的限制。当然对于这种细微的变化,大家要能够发现,善于总结,并加以利用。
所以,港股IPO之后不一定就要跑,让子弹再飞一会!
一片红心柚客官大人,请留步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jizx.com/xjsxc/6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