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河北?最美交警”暨第四届“河北省百姓心中好交警”推选活动正在进行投票,投票持续到16号17:00,每天都可以投一票。
我市李彦华(设施中队交警)参加了这次推选,能不能被选为“最美交警”,您的投票至关重要!点击下方图片或“阅读原文”可以参与投票哦~~
市交警大队设施中队中队长李彦华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交通管理模式和方法,勤于思考,勇于实践,被誉为交警大队的“爱迪生”。快来看看他的先进事迹吧~~
电视塔路口交通改造
凝聚了李彦华的心血
请遵守交通规则、不要越过停止线!
在电视塔路口,当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时,一旁的警示柱反复地提示着“请遵守交通规则、不要越过停止线”,并播放警示语音。
这套提醒行人、非机动车免闯红灯系统就是由李彦华独立研发的。在全省公安基层科技创新中,李彦华在原有道路红绿灯基础上,购买电子设备进行技术革新,制作出这套语音提示系统。系统上的控制设备与路口红绿灯控制系统相连接,根据红绿灯变化控制红外线感应设备的起停。
电视塔路口是我市文明交通示范路口,李彦华主持规划设计了改造方案。他多次到路口现场勘察测量、记录数据、设计方案,并征求社会多方的意见建议。以电视塔四个底座为基础,用隔离柱替换原有的右转导向车道标线,形成的三角区域作为行人、非机动等待区;在行人非机动车等待区设置人行信号灯,加装红外线检测和语音提示设备,对违反信号灯通行或越线停车等行为进行语音报警提示;施划直行机动车待行区,护栏及标牌进行亮化处理,安装LED灯,夜间既能起到提醒作用,又使路口成为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
从6月10日电视塔交通改造竣工以来,原来混乱的交通变得井然有序,机动车在一个绿灯顺畅通过。李彦华说:“我们在现场测算,直行待行区每个车道多停3辆至4辆车,一个信号周期双向4个车道可多通过20辆至30辆车,通行效率比常规方式提高25%,大大缩短了驾驶员等红绿灯时间,提高了路口通行能力,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交警大队的“爱迪生”
李彦华深知科技创新对于交管工作的重要性,他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在发明创造中显现科技强警的真功夫。
——不能移动的,让它动起来。李彦华独立研发的可移动LED屏,不用外接电源,可独立工作10小时,自主编发提示文字。今年4月,在辛集举办的全国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上,三块可移动LED屏被交警部门用在了路口临时管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大赛组委会的好评。
——不亮的,让它亮起来。年11月,雾霾天气严重,市区19个路口太阳能信号灯全部瘫痪。如果晚上能利用路灯照明电源充电,是不是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有了这个想法后,李彦华通过对太阳能充电板输出电压进行计算,从网上购买了四个12至15伏可变电压变压器进行实验,终于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从此即使连续阴天也不能阻止信号灯亮起来!
“刀锋”系统显神通
年,省局推进交警指挥中心建设,要求辛集在年6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设施中队承担了设计和建设任务。
市区15个路口,环市区7个出入口,国省道4个卡口,每个地方都要反复计算路面宽度,选择摄像机型号,联系电源位置,确定供电线路,寻找通讯基站,铺设光纤线路,有些线路要经过群众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这就需要去走村串户,向群众们介绍交通安全常识,安装监控设备对于平安出行的保障,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也因此结交了许多村里的朋友。
为增强指挥中心综合实力和实战功能,李彦华颇费了一番脑筋:增大视频覆盖率,接入数字城管和治安部门的个监控球机,市区主要街道、路口全部纳入视频监管,图像在大屏幕轮换播放,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做出快速处理;提升设备运算速度,在数据、网管、图片等服务器上加装CPU,万条信息查询时间从8秒提高到2秒。
在李彦华的提议下,年,我市引进“刀锋”二次识别系统。系统软件通过分析前端卡口、电子警察、监控等系统采集到的图片、视频信息,对图片、视频中的机动车辆进行二次识别,包括识别号牌号码、号牌颜色、车辆类型、车辆品牌、车辆子品牌、车身颜色、车辆主要特征等信息。将识别结果与公安综合平台中的机动车登记信息进行耦合比对,对套牌、假牌、遮挡号牌、盗抢、逾期未年检及未报废等违法行为进行预警及报警,大大提高了公安机动车管理的能力及效率,成为辛集市利用科技提高交通管理能力的“杀手锏”。
“刀锋”所指,所向披靡!“刀锋”二次识别系统应用以来,李彦华根据有限的图片资料,提供了较为准确的车辆信息,为侦破十余起肇事逃逸、机动车盗抢、套牌、非法营运等违法犯罪案件起到决定性作用!
赶紧为李彦华投票吧
让他成为咱辛集的骄傲
方法很简单哦
只需点击文章左下角“阅读原文”
找到李彦华进行勾选
在最下方输入验证码后点击提交即可
投票持续到16号17:00
每天都可以投一票哟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jizx.com/xjsxc/1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