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荣老师
走进孙耿街道辛集小学的校园,你会经常看到一个果敢干练不知疲倦的身影,面对任何人都是一张阳光般灿烂的笑脸。她是谁?她就是我们学校的张桂荣老师。张老师把所有的心血几乎都献给了她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但从无怨言,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计较得失,犹如沙漠中一朵无名的小花,默默开放,不管有没有人欣赏。
张老师五十多岁,个子不高,小巧玲珑,但给人的感觉精神极了。她是辛集小学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于年7月毕业于山东省齐河师范学校。为了提升自己,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先后在年、年,进修了专科、本科。至今为止已经整整工作30年了。在这30年的时间里,她把满腔的热血都献给了她挚爱的孩子们,把勤劳和智慧融入这小小的三尺讲台,使这块儿沃土上的花儿茁壮成长,竞相绽放。在这30余载中,她告别了青葱岁月已步入知天命之年;她从年少无知的不谙世事已步入成熟;她从幼稚的单纯教学已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合格的人民师。
荣誉证书她热爱自己的工作,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早在孩提时代,教师的圣洁和崇高品质就在她的心中根深蒂固。那时,就在心中萌发了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愿望。中专毕业后,梦想成真,她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站在神圣的讲台上,她不曾忘记自己的誓言,不曾动摇过这颗育人的拳拳之心。凭着这种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她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永远保持着一种崇高的敬业精神、忘我的牺牲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她告诉自己要用心地去做教育中的每一件小事,耐心地处理班级里的每一个问题,用全部的爱呵护着每一颗幼小的心灵。她曾说:“我播种阳光,便收获了春天。学生才是我最好的荣誉证书。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而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够用深厚的爱心浇灌她们的心田。爱心是伟大的,是教师的天赋,是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宋玉龙曾是她班的一名六年级学生,母亲智障,父亲长年外出打工,因为缺少双亲的关爱,他行为离群,经常迟到、旷课,常因一点小事就向同学大打出手。看到这一切,张老师没有因他违犯纪律而训斥他,挖苦他,而是以母亲般的爱心关心他,爱护他,得到了温暖的宋玉龙从此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性格开朗活泼起来,并能严格要求自己了,学习也努力了。可见,爱对教育而言是何等重要,如同鱼儿离不开水,白云离不开蓝天一样。那么要想与学生建立起浓厚的师生情,爱是一座桥梁,更是一种无言的承诺。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同学,无论学习成绩如何,张老师都一样尊重他们人格权利,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从不用刻薄、粗俗的语言打击学生,尤其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荣誉证书现在的教学,无论从那个角度看,它都离不开网络这个平台。为此,她在平时学习工作之余,不断更新自己,研究网络知识,力求将网络同教学加以整合。她虽然已是50多岁的人了,但依然战斗在教育的第一线,并担任着高年级的语文。她连续八年参加了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远程教育培训,并取得优异的成绩。特别是年的培训,她曾一度失去信心,垂头丧气,但从不服输的信心战胜了她自己。这是她今年暑期培训前期的一篇感悟“年暑期小学远程研修昨天正式打响了,我听了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祝智庭教授的“教育变革技术中的力量”,的视频演讲,说实在的,心情有些郁闷。怎么讲呢?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个教师,真的赶不上教育时代的步伐了。以前培训,总觉得没什么,那些理论,那些作业,不在话下,小菜一碟。可今天的视频演讲,可着实地吓了我一跳!我还是一个老师吗?怎么会有那么多不知道的事?在演讲中,什么网络大学,什么微课程,什么微视频,什么电子书包,什么云课程,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我却一无所知;什么uleayning,什么cMOOC、xMOOC一些术语,像听天书一般。心情是复杂的,眼神是茫然的,看看周围的同事,也不过如此。这简直不就是井底之蛙吗?祝教授这不是在对牛弹琴吗?我真的替自己悲哀!真的与这个世界脱节了吗?一天的研修,感觉疲惫极了,回到家,饭也不想做。今年的研修与往年相比,觉得高深了很多。理论上,对自己来说,有些对牛弹琴;课程模块上,环节也增多了,作业内容也加深了;评论上,要求也严格了。总的来说,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是自己老了吗?还是懒散了?更可怕的是是不是自己在拒绝接受新事物?无论怎样,都不是理由。想想自己才四十五岁,离退休还有整整十年的时间,更何况国家还有延长退休年龄的意向呢?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也可能是路漫漫,可能就是转眼间,那都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十年,对于正在成长的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不能耽误孩子们。时代在进步,教育在更新,要想自己跟上时代步伐,改变教育理念,那就必须再学习,更新知识,注入新鲜血液。俗语说,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更何况自己还不老呢!加油吧,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为了孩子们,俯首甘为孺子牛!”她就是这样的不服输,一件事要么不做,做,就一定要做好它。
她曾连续十几年来任辛集小学的语文教研组长,在教研内容上下功夫,转变教学观念;从课堂教学入手,将教改落到实处。十几年来,她从不把教研活动当作形式,不是简单地读读报纸,翻翻杂志,学学一两篇论文,而是带领老师们认真学习新课标,了解新教材,组织老师们看名师上课的录像,督促老师们谈心得体会,做好笔记,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每周让老师们自己主持一次教研活动,从备课、说课、上课、议课,有条不紊,步步落实。因而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学生的成绩也稳步上升。
随着教师人才的流动,教师队伍也越来越年轻化,她很注重年轻教师的培养,灵活采用多种方法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起来。第一,创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第二,鼓励青年教师多上研讨课,将自己的哪怕点点滴滴的教改思路渗透进教学中;第三,老教师做好“传帮带”的工作,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第四,常常请学校领导听课、指导。通过以上举措,教研组已有王毅、张敏、王蓓蓓、赵彦等一批年轻的语文教师正在成长起来,并担负起了学校小学语文教学重任。他们的一系列对外公开课也获得了县领导的多次好评,王毅、张敏曾获县语文优质课一等奖,张敏并连续三年获得县教坛新秀光荣称号。她曾说,成绩的取得,只代表着过去,只要在岗一天,她就会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当然,作为还在教学一线的她,也有难堪的时候。就是年暑假一开学,她再次担任了六年级的语文学科,曾信心十足的她也有些绝望了,她的一篇日记袒露了她的心声:
张桂荣老师的日记随笔“开学一周了,一个感觉——身心俱疲!
新的学期,新的班级,新的面孔,新的梦想,新的期待......曾憧憬着这份美好,这份希望,可此时又真的不敢奢望了!
开学第一天,我很期待与新生见面的时刻,可真到我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我竟有了从未有过的恐惧......我不知道害怕什么,就是不想面见他们。曾一直教这个班的英语的肖老师说,要不要我将你隆重推出啊?心虚的我其实曾有其意,但还是高傲地说,切,几十个小毛孩子,我怕他们?岂有此理!就这样,我像往常一样,带着那张灿烂的笑脸,再次走进那间熟悉的教室:真是物是人非啊!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一团乱糟糟的景象,笑声、叫喊声混杂在一起,简直就是自由市场!我说上课,没人理我,我说没班长吗?他们说,没有,你给选一个呗!那语言充满了挑衅。再接下去,就是无论我怎样喊,百分之九十的孩子旁若无我,视而不见!那一刻,我真的好无助!这就是我与他们的第一次会面。
正式上课了,课堂上的表现更令我大跌眼镜:整个课堂就是一个大会场,孩子们东张西望,左顾右盼,交头接耳,兴致勃勃。男孩子调皮得很,回答问题了鸦雀无声,可接老师话音儿时却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废话连篇,逗得大家大笑不止,我只有拿眼瞪他们的份,可他们依然脸不红,心不跳!我真是心服口服了,我见过不害臊的,可没见过这么不害臊的!唉!悲催。那些女孩子呢,个个似乎文静得很,不吵也不闹,却也是心不在焉,偶尔不知在窃窃私语着什么······上课就像开大会,你在讲台上大声讲,他们就在台下小声讲,你都讲完了,他们还在津津乐道......我不止一次地提醒他们,听听谁还在说话?这样的提醒效果也就安静一两分钟,说话声又再次响起,我真的是彻底崩溃了!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孩子!
回到办公室,满肚子的牢骚不知向谁发,满肚子的苦水不知向谁道,满肚子的委屈不知向谁诉,满肚子的怒火不知向谁喷。只得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办公桌前发呆。我不知道谁能来帮我,我不知道该拿谁来兴师问罪,我不知道该怪谁!怪学校?怪老师?怪学生?怪家长?怪社会?五年了,我不知道你们学到了什么?有的连一个字都不识,有的汉语拼音都不认得,有的连自己的名字都写得分了家甚至写不完整,掉偏旁部首,更别提朗读课文,阅读理解,写作表达了!五年了,我不知道你们养成了什么?难道就是上课不认真听讲?难道就是不完成作业?难道就是把老师的话当耳旁风?难道就是把教室当自由市场?随便交流、随便出入?面对这样的孩子,我真的无语了!亲爱的孩子们,我该拿什么来拯救你们!
我不想评价今天的局面是谁的错,无论是非,无论对错,都于事无补了!可我深深地懂得,人生就是一张白纸,你画黑的就是黑的,你画红的就是红的,你画五彩的就是五彩的。学生习惯的养成亦如此!可现在已成定局,我只有默默接受,别无选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所以,不良习惯的改变也要慢慢来,莫急!莫急!
‘亲其师,信其道’我一直把孔圣人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在教育教学中实践着,这也是孩子们喜欢我和我取得优异成绩的一个重要愿因。亲爱的孩子们,你们即使是一块块尖石,我也要把你们磨圆,与我相融;你们即使是一块块寒冰,我也要把你融化。我有决心,也有信心,相信我,加油!!!”
这就是她初次接这个班时的真实感受。在以后的日子里,她一直在奉行着孔圣人的“亲其师,信其道”原则,她的每一次灿烂的微笑,她的每一句真诚的鼓励,她的每一个不经意的关爱的动作,每时每刻无不感染着孩子们,像阳光温暖着孩子,像雨露滋润着孩子,慢慢地,慢慢地,孩子们变了:上课交头接耳的少了,认真听讲的多了;不交作业的少了,认真书写作业的多了;课堂上说废话的少了,积极回答问题的多了······看着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她笑在脸上,甜在心里······
年的这个寒假,更是让她刻骨铭心。因新冠肺炎疫情,国家要求延迟开学。为了不耽误孩子们学习,空中课堂成了没有选择的选择。张老师更是天天的忙忙碌碌。备课,上网课,批改作业,业余时间学习政治和专业理论并认真做笔记。五十多岁的人,整天抱个手机,天天与孩子们交流,有时候真的是头发晕眼发涩,但还是累并快乐着。
上天不会辜负那些勤劳的人儿,你的辛勤付出也会换回好的回报,她曾获得济南市市级优秀班主任、济阳县优秀教师、济阳县A级教师、济阳县乡村骨干教师、济阳县语文学科带头人等多项光荣称号,在教育教研活动中,曾获济阳县语文优质课一等奖,撰写的论文曾获国家级二等奖,济南市市级一等奖,济阳县县级一等奖,曾多次被评为济阳县教育教研先进个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张老师所追求的境界。她说,教师吃得是一碗良心饭,教师任重而道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她勤教学、苦钻研,不图名利,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地工作。就如澳大利亚沙漠中的一种无名花,无需肥沃的土地,也无需充足的水分,做到吸收得比别人少,开出花儿比别人美,更可贵的是奉献出的比别人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丝毫没有懈怠,也不敢懈怠,她深知后面的路还很长。她告诉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她将立足实际,认真搞好教学,在教育这片田园里勤奋耕耘,积极探索,奉献她的余热。她坚信“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只要辛勤耕耘,挥洒汗水,一定能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让桃李香满天下!
感谢生活每一天扫码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jizx.com/xjsly/6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