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辛集市 >> 辛集市旅游 >> 正文 >> 正文

民俗辛集锤衣棒捶洗衣棒槌求谁家有捶

来源:辛集市 时间:2017-8-19

全世界只有一个辛集!   民间有句歇后语:枣木棒槌,捶板石——硬碰硬。现在这两种物件已很少见,从前这两样东西几乎是家家必备。

  宋、元之前,我国棉花种植很少,人们的穿戴以蚕丝与葛麻织物为主。能穿绸裹缎的只是少数达官贵族,而广大平民百姓的衣被皆为葛麻织物所缝制。葛麻织物最大的缺陷就是太硬,穿起来特别不舒服,所以新做或每次浆洗后的衣被,需捶打柔软后方可穿用。用来捶打衣物的工具就是棒槌和捶板石。做棒槌多用枣木,一是因其木质坚硬光滑,其次色红美观。新棒槌使用前必须在腌咸菜的缸内浸泡数日或用开水反复煮几次,否则遇湿易出现裂纹。捶板石又叫捣衣砧,多为长三尺左右、宽二尺多、厚约半尺、其面微鼓的石板。

  棒槌和捶板石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干用,即把新做或浆洗后晾干的衣物及新织好的布匹捶打柔软、平整,做这些时是不能沾水的,谓之捣衣。从唐·李白的名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中可知那时棒槌和捶板石的普及与使用是何等之多。另一种用法叫湿用,那时可不像现在有众多各种功能的洗涤剂,衣物脏后很难清洗干净,但古人自有古人的办法:干净衣物在穿用之前把用水稀释的浆糊在上面涂抹均匀,这种做法叫上浆或挂浆,待干后经捶打柔软再穿用。这样处理的衣物上粘有这层薄浆,即便有油污沾衣时很容易洗净。在洗穿用脏的衣物时,先在水中泡透,然后放在捶板石上反复敲打,油污、汗渍可随着被砸出的水而脱离布面,这种方法叫浆洗。

  明朝之后,随着棉花种植的普及,葛麻织物被柔软的棉织品所取代,但多年使用棒槌和捶板石浆洗衣物的传统仍未有多大改变,只是由于棉花的柔软让人们省去了捣衣的麻烦。再之后,搓板的方便快捷使人们彻底告别了棒槌和捶板石。如今,洗衣机早已在家家户户登堂入室,年轻人多已不知捶衣裳是怎么回事了。

素材取自吴家庄村史馆

文字整理于衡水头条,第二十七期

注:"民俗辛集"是辛集号重磅推出的特别栏目。介绍辛集民众生活,风尚习俗,展示辛集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等各方面民间文化。

编辑:孙瀚涛

?xinjiad

foxmail.







































白癜风治疗的较有效医院
内蒙古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jizx.com/xjsly/2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