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津南微帮” 王郅隆(~)字祝山,苑庄子人。少时入粮行学徒,曾任外柜兜揽生意,后自己开办元庆木行。清末,捐得候补道,历任黑龙江、湖北和安徽等省盐务榷运局总办,拥资甚丰。年被倪嗣冲委为安武军后路局总办,与倪嗣冲,段芝贵经营盐务,组织天津长顺盐业公司,大发盐务财。年,王郅隆接手《大公报》。同年在天津小刘庄购地亩,翌年建成裕元纱厂,是当时天津资本雄厚,纱锭最多,获利最丰的纱厂。年,与倪嗣冲合办裕庆公银号。5月,与交通银行芜湖分行经理周作民等人发起成立金城银行,在华北地区与中国、交通和盐业3大银行并驾齐驱。11月,安福俱乐部成立,王郅隆任常务干事兼会计课主任。年8月,安福国会产生,王郅隆被选为参议院议员。倪嗣冲曾竭力向段祺瑞推荐王任财政总长,但由于安福系内部多数人反对未果。年王郅隆以段祺瑞政府参战处名义开设荣庆米行,获厚利。同年与徐树铮在天津创办边业银行,又相继办裕兴面粉公司,义生源米庄。到年拥有资产四五百万银元,人称“安福财神”。7月,直皖战争中皖系失败,王被吴佩孚通缉,经青岛逃到日本避难。年,与日本大仓商行洽谈借款事宜,时逢关东地震,遇难身亡。
徐兆光(~)字景波,葛沽人。清末举人。与严范荪(严修)为挚友。民国初年曾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讲师,后任直隶省财政局局长、天津县教育局局长、财政局局长等职。年与苏星桥等人创办葛沽保国民小学校,任名誉校长。解放后任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长。著有《景波文存》等。
周景颐(~)字幼章,咸水沽人。清末秀才。祖上为海河船户,其父周铜(字印章)清末捐同知衔,曾热心 民国初年,地方土豪劣绅贿选镇长,假报选票,引起咸水沽全镇商民义愤,推翻假选而拥戴周景颐为镇长。后为商会会长。景颐任职期间得到咸水沽3里长街数百家商号全力支持,他始终以减轻民众负担为怀,极力支持镇民反抗苛捐杂税,曾亲率民众“打牙税”,把上派收税官员逼得落荒而走。还曾写信密告天津县长劣迹,无数次呈文抗驳县里的各种摊派。全力支持镇内 的私立小学办学,经常为校产收入经营设计,殚精竭虑。
年,自称“东北队”的散兵,把周景颐等数人拘往小站交土匪做人质,周与匪徒巧妙周旋,使被绑架者免于枉死。事后,景颐发动镇民集资划地,在咸水沽东西南三面建起4公里土围子,以之为屏障,多次击退土匪围攻。咸水沽72村联名刻了“硕果苞桑”的巨匾送给周景颐,表示对他保护地方平安的感念。
李德清(~)字澄浦,高庄子村人。青年时代,随父亲李始萃在营口建粮栈,经营粮业,兼养船只搞运输。由于精明能干经营有方,家聚巨资。光绪三十年()日俄战争波及营口,他家在营口的粮栈及船只无法运营,其父又身染疾病,于是变卖了营口的产业,回归故里高庄子村。
光绪三十三年()春,李德清拿出家资两白银,又划拨自家正值青苗期的麦地10亩,创办李氏私立小学堂。校园完全按天津市原南开中学的图纸建造,德清自任 任校长,并出资招聘教师,学校的一切费用均由李家开支,贫困户子女入学他还发给助学金。李家为了支付学校的费用,全家规定将每年地租收入的十分之一用作教学经费,一直持续到全国解放。
苏之銮(~?)字星桥,葛沽镇人。廪膳生,岁贡经历, 绅董。关心教育,曾创办民立保国民小学。著有《星桥诗存》,尤以“葛沽八景”诗流传最广,郑麟孙(幼彭)为“葛沽八景”各镌刻一枚印章,印与诗珠连璧合,为乡人喜爱。年,民国大总统冯国璋颁予“急公好义”匾额和银质蓝绶褒章。
乘航(~)葛沽镇人。津沽名画家。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幼年父母双亡,由哥哥抚养。10岁出家,入葛沽娘娘庙为僧。诵经、护寺外,与庙航师兄学习书法绘画,还登门拜访当地画家郭树卿、李月波,画技大有长进。为博采众长,曾长住天津城南门里涌泉寺娘娘庙内,结识津门书画名家伍伯年、任子青、阎子杨、侯秉衡,并在利亚书局、九芝堂、文华斋挂单卖画。40岁左右去东北谋生,作过中学美术教员,留下许多画作。
年,回到故乡,因无庙存身,与徒弟若亮居一处,师徒相依为命,作画卖画,维持生计。年,经陈梅庵提倡组织国画研究组,传授画艺。乘航初学朱梦卢小写意花鸟,后来又学吴昌硕,用笔沉着老辣,自成风格,一生幽闲乐道,授徒无私。年病故。
银达子(~)原名王庆林,大孙庄村人。幼年家境贫寒,帮父母在家务农。光绪三十三年(),随父母迁入天津,在裁缝店学徒。后来经王振邦介绍,进入刘玉琦戏班学戏,拜老达子红为师,他资质聪颖、嗓音好,开始唱正戏,很受欢迎,20岁左右能顶班唱戏,银达子的艺名走红津门。他学习小元元红魏连升的演唱,借鉴京剧艺术为己所用,逐渐形成个人风格。先后带剧团,去河北辛集、晋县、南宫、冀州、宝坻、霸县演出,他主演的河北梆子《四郎探母》、《斩子》、《战北原》、《芦花计》、《走雪山》、《桑园会》、《算粮》、《三疑记》等,备受欢迎。尤其是《打金枝》的唱腔,流传较广。他慧眼识才,当 演员韩俊卿处于困境时,他无私支持,让其发挥才能,后来享誉舞台。
新中国建立后,他以天津市人民代表的身份和韩俊卿向市政府提议,筹建了天津市戏曲学校,培养出一批京剧、评戏、河北梆子艺术人才,年,参加赴朝慰问团,为 演出。年,64岁的银达子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出席全国群英会,会议期间,突发脑溢血,经多方抢救无效病故。
王伯新(~)秦庄子村人。津沽名医,生前曾当选镇人民代表。自幼刻苦攻读医书,多方请教医家,自学成才,擅长中医汤剂、针灸,治疗疑难病症有独到之处,对针炙有较高造诣。日伪时期,一年霍乱流行,他不分昼夜,往来于咸水沽周围10多个村庄,为患者治疗,治愈者数以千计,为当地群众所称赞。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在天津市广有影响,达仁堂曾派人请他坐堂行医,医院中医科主任于东川,也请他到中医学院任教,皆因年老体弱,终未成行。晚年深居简出。他自幼喜爱书画艺术,对名帖,碑版拓片字画广为收藏,其绘的竹兰清雅俊逸,洒脱不凡,书法宗颜,尤喜追摹何绍基楷行。其书法作品,乡人竞相求索。
刘庆德(~)小站镇人。解放前在小站行医,天德堂店主。年参加中共党组织,是津南地区最早的党员之一。在小站党组织的领导下,他积极参加反奸商斗争,以行医的公开身份进行秘密活动。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分水、陆两路向小站地区进犯,驻小站的国民党二十九军黄维刚旅,在中国共产党全民抗战主张的感召下奋起抗日,刘庆德受地下党组织委派,以行医为掩护,宣传组织小站地区人民积极支持黄维刚抗日,给该军送情报、送粮食、做饭、帮助修工事,爱国军民在洋闸附近与日本侵略军展开阵地战,歼敌余人。还利用给土匪头子刘冠英(英字)看病的关系,介绍共产党员孙明怀打入窦同义匪部开展争取工作,使窦部一度在小站打击日本侵略军。
解放后曾任小站大陆国药联营社经理,小站镇工商联合会主席。年4月24日,于小站病故。
张华棠(~)字伯勋,义和庄村人。祖籍南河顺村(今属大港区)。国民党陆军大学特三期毕业。18岁跟随冯玉祥在承德武学学兵连学习,编在张自忠连。24岁任冯玉祥西北军骑兵师中将师长,后为国民党第五战区第二集团军第30军独立44旅旅长。年春,调30军30师任师长。张受冯玉祥及西北军影响,倾向抗日。~年,在湖北省枣杨县小村店及随县同日本侵略军作战,九进九出,号称铁军。后任30军副军长、军长。张效法冯玉祥热心教育,部队所到之处,常常扒庙宇改做学校,在南阳潦河吴集建有华棠小学。升任军长回原籍耀祖期间,在南河顺、抛庄等村都建起贫民学校,并发给男女儿童每人银元1元,以作学资。
日本投降后,十一战区副长官高树勋带30师、31师、27师北上邯郸,后起义归附人民军队。张不听高树勋指挥,被人民解放军击溃。解放前夕,任沧州“剿共”副总指挥。他肆意向津南解放区进犯,疯狂抢夺人民的胜利果实,逮捕抗日干部,屠杀无辜群众,大肆抢掠,津南解放区人民遭受了空前的大灾难。沧州解放后逃亡天津,后逃往台湾。卒于年。
田宝善(~)咸水沽镇人。名医,开设天德堂中药铺,医术全面,自制丸散膏丹。日伪时期,东泥沽村一贫苦农民胃病发作,病入膏肓,其子求治,田连夜步行10余里,到病人家面诊,给病人服以丸药,使之转危为安,见求医者家贫,未收药费。年,静海邱氏父子,途经咸水沽,因父病发投住客店,到天德堂求医,田为其诊治开方,并煎药送到客店,邱氏父子深为感激。年,公私合营后他继续从事中医药工作。年病故。
姜德玉(~)坨子地村人。解放前以打苇子为生,后在坨子地村开荒种地并租种地主土地。年,他带领8户农民组成互助组,水稻亩产达公斤,被评为全国水稻丰产模范互助组。年成立由17户组成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年发展到23户,采取定额管理,实行包工制,当年平均亩产公斤,丰产田亩产.5公斤,全社共收获稻谷15.4万公斤,社员收入显著提高。年12月,成立幸福之路集体农庄(即高级社),当选农庄管委会主任。实行按劳取酬,取消土地分红,推动了农业发展。年,全社种稻亩,总产.3万公斤。幸福之路被评为全国水稻丰产社,受到中央人民政府的嘉奖。先后被评为天津县模范社代表,天津市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
年,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曾在《农业科学通讯》上介绍他的耕地施肥技术。经过数年选育提纯的“水源三百粒”,推广到全国9个省市。他学习延边水稻双行密植经验,试种成功,平均亩产多公斤,早秧地块亩产高达多公斤,创高产新纪录。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河北省农学院教授。年,随团到苏联访问,先后3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四清”运动中,陈伯达炮制“姜德玉反革命集团”,姜含冤入狱,年被释放,彻底平反。姜德玉历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兼大队长,区人委委员,小站公社党委委员、副社长。被选为河北省和天津市及南郊区人民代表。曾出席全国劳模大会。年病故。
马汉儒(~)原籍河北省黄骅县齐家务村。童年在黄骅龙庄上私塾2年,其后在家帮父亲种地。年,随叔伯到葛沽镇摆摊炸果子,并先后到福利杂货店学徒,到小站镇办福利分店。年调回福利总号,担任领东经理,他文明经营,精于管理,赢得了顾客。
年,动员股东陈向明、陈向生兄弟参加公私合营。“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非人待遇,身心遭受摧残。年平反。落实政策后,他抱病坚持工作,向青年传授业务知识和管理经验,为发展供销社事业尽心竭力。历任天津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天津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天津县工商联首届委员会副主委,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南郊区人民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第四、五、六、七届委员,南郊区工商联 届副主委、第二届委员会主委,塘沽区工商联第二届副主委,葛沽供销社副主任、区供销社副主任等职。年病故。
田澍雨(~)字阿农,葛沽人。青少年时随父田鸣九在江浙读书,中学毕业后,曾与 画家叶浅予一道学习绘画。年前后,在葛沽开办尚友书局,并与友好于子洋、于子溢、申体桐创办国剧社。年,在天津创办治新报社。抗日战争爆发后,因出版抗日号外,于年8月被日本人逮捕,报社被查封,后卖掉一处房产得以赎出。是年11月病故。
李秀成(~)字耀华,日伪时期小站土匪首领,号大成,山东潍坊人。其父在直军里当连长,死于混战。年,随母阎氏,到小站黄营投奔外公。扛活卖短为生,一度当过警察。“七七事变”前,入伙当土匪,被缉拿入天津监狱。10月,同监流氓头子刘广海诈狱,李秀成乘乱逃回小站,成立土匪队,当了头目,到处绑票抢劫。是年,曾抢西泥沽孟家大院,攻打咸水沽元祥号李家围子,劫得大批财物。年发展到人,控制了小站地区,后来逐步火并土匪盟伙,成为小站地区土匪司令。冬季,投靠日本,改所部为汉奸吴长涛伪军,称吴部队卫队旅,任少将旅长。曾随日本侵略军到沧州、霸县、蓟县、遵化等解放区扫荡。同时,仍不停绑票杀人。年3月,被窦同义部队诱至马棚口杀死。
田方(~)原名田兆栋,葛沽人。~年,在北平读书,肄业北平私立辅仁大学。年“九一八”后,参加北平学生南下请愿团,请求抗日。后因家境困难休学。年8月,到上海,考入天一电影公司做国语教员兼任场记、演员。至年春,先后参加《红羊豪侠传》、《海葬》、《无限生涯》、《壮志凌云》等10余部影片的摄制。年8月至年7月,参加上海救亡演剧队第二队,宣传抗日救亡。演出《保卫芦沟桥》、《放下你的鞭子》等剧,拍摄影片《 一滴血》。年夏到延安,在抗大四大队学习。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调参训队学习并参加大生产运动,荣获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劳动英雄甲等奖状。年至年9月,调延安鲁艺,历任艺术指导科科长、实验剧团副团长兼演员,先后演出《日出》、《佃户》、《粮食》、《中秋》、《带枪的人》、《我们的指挥所》、《前线》等话剧。年日本投降,9月,调赴东北干部大队8中队任副队长,后改为东北文工一团副团长。11月下旬赴长春接管伪“满映”,任接管小组组长。后因战局影响,撤出长春。年,二进长春完成迁厂任务。10月1日在兴山成立东北电影制片厂,任秘书长。年冬,随军三进长春接管敌长春电影制片厂,荣立甲等功。12月,随军入关,后进北平接管电影机构。年4月,成立北平电影制片厂,后改名北京电影制片厂,任厂长。年5月,调文化部电影局任秘书长。年7月,筹建北京电影演员剧团,任团长。年5月,任电影局副局长兼演员剧团团长。年任北影厂艺术副厂长兼剧团团长。年秋,任影协副主席。此间参加了《风从东方来》、《深山里的菊花》、《一天一夜》、《革命家庭》、《英雄儿女》等影片的摄制。年5月,任北影厂代厂长。年6~8月,在白石桥集训班,回厂后为审查与批斗对象。年2月,入北影五七干校。年,回厂任编导室主任。年8月27日病故。
李吉顺(~)白塘口村人。出生于河北青县觉道村贫苦家庭。年,带头组织17户农民参加的互助组,是天津县 个互助组,命名“大一组”后又组织“大二组”、“大三组”,相继发展40多户农民,开荒种地。年,评为河北省劳动模范,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全县首批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年1月12日,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年内带领社员开荒余亩,开挖“六线河”,获得丰收。担任白塘口村党支部书记20多年,带领农民艰苦奋斗,把毕生精力献给建设新农村事业。年2月病故。
周祜昌(~)咸水沽人,红学家。曾就读南开大学,早年在天津浙江兴业银行任职员,解放后在咸水沽供销社工作,后担任南郊业余中学教师。一生倾心红学研究,做了大量校勘考证工作,与弟汝昌合著《石头记鉴真》、《石头记会真》。曾任区政协1~4届委员,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年病故。
李秀山(~)土匪首领李秀成之三弟,号三品子,山东潍坊人。年,参加白塘口保安队,后随其兄为匪抢劫。李秀成被窦部队诱杀后,他也被骗往马棚口扣押,后脱身逃回小站。吴长涛将原卫队旅改为3个旅,李秀山为一旅旅长,用计合3个旅为已有,兼并了小站土匪部队。年,日本侵略军任命李为少将警备队长,所部正式称为李部队。年,与国民党中统特务秘密联系,得到委任状和电台,成为中统特务。同时,拜青帮巨头白云生为师,与袁文会成为师兄弟。~年,在张港子、吴港子、头道沟设军械厂制造手榴弹、大刀、机枪;在石家庄房、小猪圈设钞票厂,印制假钞票;在黄营等6村设造毒厂,制造吗啡和白面。队伍发展到0人,到处绑票抢劫,霸占妇女,乱杀无辜。在天津英租界置买楼房人称李公馆,在西右营占地千余亩,开振记农场。年6月,日军派兵包抄,李秀山兄弟化装逃到潍坊老家。冬季,投奔海盗陈二虎,得到船只、枪支,复在马棚口一带网罗旧部蔡振生、刘会清、刘绍英等,继续绑票敲诈钱财。后因相互猜疑,被蔡振生等杀死于船上。
周锐(~)原名赵玉简,咸水沽人。年,在天津志达中学上学时,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发动学生,开展爱国救亡活动。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开展秘密工作。年10月,到晋察冀根据地,在北方分局党校学习。年,任房涞涿县教育科科长。年,任冀热察挺进报社科长。年任涞水县区委书记。年,在边区冀察中学工作,年后,历任商都县宣传部长,围场县组织部长、张家口市五区组织部长,茶房区区委书记等职。
年,到中共中央宣传部训练班学习,年毕业后,任张家口煤矿机械厂党委书记。在建厂和发展生产中,与工人同吃同住,身先士卒。年起,任张家口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年任张家口医学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面对种种诬陷和残酷折磨,坚贞不屈,实事求是。年9月含冤离世,年10月平反。
张玉仑(~)回族,小站镇人。14岁扛活卖短工,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土改和农业合作社运动的骨干分子。曾担任小站镇党总支书记,镇回民董事会会长,公社化期间任小站公社工业交通部副部长等职,被评为模范干部。年,被选为区人民委员会委员。“四清”中受到残酷迫害,陈伯达炮制“张玉仑反党集团”,诬其为“土匪世家”,被开除党籍,判刑10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彻底平反,重新工作。年病故。
韩兴印(~)大韩庄村人。幼年在村中读私塾,20岁以后,在东北四平街兴业木行、同生木行做职员,向马医学得正骨术及疗骨方药。
解放后回大韩庄务农,以精于正骨而闻名。农业合作化以后任会计,管帐之余,远近骨伤患者,访投求治,每每施药于人,免费服务。年后,求治人日渐其多,专业从医。韩治骨伤的特殊之处,在于以快捷准确的手法复位,使患者免除被伤时的痛苦,加快康复,而且能够得到最为理想的愈合,备受患者崇敬。医院被视为难症的粉碎性骨伤,也获得满意救治。在治疗骨伤的同时,还留心探寻民间绝技,他向中塘村老农民刘佩来学得治疮疖的技艺,为地方群众解除很多疾患之苦。并把用于疮疖的疗毒方法与骨伤结合,曾治愈濒临截肢的骨髓炎患者。韩自建立门诊以来,每天车马盈门,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排队等候治疗,日诊百号。
陈德智(~)前营村人。幼年贫苦,做过商店学徒,后在前营村租种土地。年在3个互助组的基础上,组织起一个23户的初级农业合作社,秋季喜获丰收,稻谷平均亩产.5公斤。被评为全国丰产社,受到中央人民政府的嘉奖。年,成立户的迎新生产合作社,全社共亩稻田,单产公斤,总产59.7万公斤,获市、区水稻丰产奖。他先后3次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被毛泽东主席赞誉为《一个作风很好的合作社》,并亲撰按语:“这个合作社的领导干部,具有社会主义的工作作风,值得各地参考”。他千方百计帮助社外户农民闯难关,种好田,耐心帮助其他农民自食其力。在“四清”运动中,遭受陈伯达的残酷迫害,诬为阶级异己分子,开除党籍,蒙受不白之冤,精神和肉体受到摧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彻底平反。在任区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期间,履行代表职责,开展代表小组活动。
陈德智历任幸福之路大队党总支书记、小站公社党委委员、纪检副书记、迎新大队党支部书记,市、区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等职务。年秋病故。
石坚(~)女,原名田正范,双桥河乡人。年夏,在天津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年毕业于天津私立进修中学。她积极宣传抗日救亡,教唱抗日歌曲,组织读书会,为抗日游击队募捐。同年党组织将她转移到晋察冀根据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晋察冀十一专区昌宛县妇救会主任、抗联妇女部长,地委妇委会委员,平北十二专区抗联妇女部长、平北十二专区地委党校支部书记、主任,察哈尔军区政治部党支部副书记、察哈尔省委土改团区委书记,易水地委妇委会委员。抗日战争时期,坚持敌后游击战,发动群众,组织妇女开展抗日救亡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她积极参加土地改革运动。解放后任青年团全国铁道工委组织部干部科长、党支部副书记,哈尔滨铁路技术学校副校长、党总支委员,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院党委委员、院视察室副主任、院职工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公而忘私,努力工作。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其爱人陆平被所谓“ 张大字报”打倒,遭受株连,身心受到极大摧残。在长期严峻考验面前,不屈不挠,同“四人帮”进行顽强斗争。粉碎“四人帮”之后,彻底平反,推倒一切诬陷不实之词,恢复了名誉。离休后,同疾病进行顽强斗争,撰写革命斗争史,到生命的 一息。
来源:津南微帮(ID:jinnan58)业务合作请联系负责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jizx.com/xjsgr/3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