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建言献策好像成为了辛集最大的流行,因此,不写几句关于皮革业方面的建议,还真的有负聚集在本 所以,站着说话不腰疼,且就辛集皮革业的公共展示平台提个建议:辛集应当由政府出面,支持辛集皮革商会,组织搭建一个由中、英、俄三语种组成的展示窗口,实现辛集皮货PC端及手机端的存在。
至于提这个政府主导、商会负责建立公共展示平台的建议的原因,则可以分为客观及主观两方面。
先说客观方面的因素:
第一,守住俄罗斯这个传统市场。众所周知,辛集皮革业的优势是外贸,而且这种优势还是相对于最大的竞争对手海宁而言。
2003年海宁退出莫斯科大市场之后,其已远离莫斯科市场十几年,单是一个外贸款的尺寸及风格把握上,就已经逊色辛集企业很多,所以,在特朗普上台,美俄关系有望缓和,俄罗斯受困的经济有望受益的大背景下,辛集企业要守住俄罗斯这个一点四亿的大市场,还是需要一个英文及俄文展示窗口的:俄罗斯的批发商已经在深入中国腹地了,雅宝路之所以被北京抛弃,就是因为俄国的大批发商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已经知道如何通过淘宝及阿里巴巴寻找工厂了,现在,俄国年轻的商人已经跑遍全中国了,他们已经不愿意再接受雅宝路商人的服务了。
第二,开拓中国的内贸市场。去年开始,作为皮货最大销费地的东北,各大皮货商场的销量就在走低。原因有很多,仅举其一:在牡丹江最繁华的市中心,相距不到三百米的地方,竟然有五个打着皮革城旗号在销售皮货的地方。但客流量却级少。这些皮革城里的摊位,对于消费者而言,是零售商,但对于辛集的厂家而言,却是批发商。现实情况就是:各地批发商生意越难做,辛集厂家的日子就越难过。而批发商的日子难过,主要原因就是:现在中国的消费者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有钱人去买品牌衣服了,没钱的人到网上买衣服了,原来支撑大商场消费的中产阶段,把钱都投到房地产上了,带领三代家人在还贷的他们根本在商场小资不起来了,于是,各地皮货批发商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那么,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将各地批发商有系列的组织起来,将他们从批发商改变为品牌经销商:不但让有钱人在本地就买到品牌的服务,同时也吊起中产阶级向上看齐的胃口,最终给没钱的人也留下一个豪爽的机会。
第三,移动互联时代的要求。辛集的皮货必须实现在电视、电脑及手机上的实时存在。
以前,在电视上偶尔还能看到辛集皮革的广告,甚至现在的央视购物上,还能看到辛集卡马乔、雷仕达等著名品牌的节目。
然而,在PC端上,辛集就落后了海宁太多太多:当海宁商家抱团在天猫上做购物节时,辛集的厂家们却还在为开不开一家天猫店而犹豫:习惯了俄罗斯动则成百上千件的单子,让辛集的厂家去耐心地应对一个一个的消费者,确实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当然,电商平台上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也是辛集厂家不愿意接触电商平台的最大原因:没必要和那些小厂打价格烂仗。不过,无论如何,在PC端上,辛集的缺位,却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移动互联时代到了,手机成为了消费者每天花时间最多的购物点。但现在在手机上搜索辛集,根本就找不到辛集厂家的存在,当然,现在海宁的商家还在迷恋PC端淘宝的传说,他们对移动互联时代的准备也不足,所以,在移动互联时代,辛集再次和海宁在内贸市场上处于了同一起跑线。因此,能不能抓住移动互联的机会,让辛集实现弯道超车,机会也就是看2017年了:马云都在说电商是传统行业了,阿里都无意做纯电子商务了,支付宝再次强行做社群关系了,为此甚至不惜顶上“支付鸨”的恶名,所以,海宁人绝对会在明后年发力移动互联网,辛集不提前准备,移动互联的机会也是转瞬即逝。
上面是客观方面的因素。而对于这些因素,辛集的企业家也不能说没有意识到,但有的时候却是有心无力,这里也有些辛集皮革业主观方面的因素:
第一,做展示窗口是一个长期的规划,不能现实赢利!商人逐利,原是本份,而做一个这种展示窗口,至少需要三十万的投资,还要有至少两个人的专门日常维护。这对于单个企业而言,确实是一个难题:不仅要克制住现实赢利的冲动,还要有不菲的投入。当然,辛集的厂家参加一次展会,投入至少也是二三十万,而他们肯投展会的原因是因为展会的效果是现实的:客户就在面前。而互联网的展示平台,不仅要有制作费用,还要有推广费用,还要有维护费用,效果还不是立即就能显现,这对于任何一个厂商而言,都是太过于沉重的负担了。
第二,辛集的互联网人才及品牌宣传人才太少。这个原因,才是真正困扰辛集皮革走品牌之路的根本原因。都说,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辛集并不缺少有真知灼见的老板,然而,辛集的人才问题,却还真不是企业家投钱就能解决的问题:互联网人才及品牌宣传人才,看重的不是现实的收入,而是日后的发展空间——引导潮流的他们如果不能跟上时尚及技术的脚步就会被淘汰,所以,真正的人才,都很忙,给多少钱都是不愿意到辛集这个小地方来的,然而,真要做品牌宣传,那是必须要切入到车间、设计室的,甚至还要到皮革厂走一走的,所以,将品牌宣传团队外放到北京等大城市是根本不现实的!而年轻的大学生都招不到的辛集厂家,让他们如何去玩品牌宣传策划等移动互联时代必不可少的游戏?一个会讲品牌故事的人,在北京轻松拿到八千到一万二的工资,辛集的老板们掏着不太心疼?
第三,辛集的商会体系还不够发达。浙商现在风云天下,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商会体系发达,多人的头脑毕竟要比单个人考虑的要周到,而且商会聚起来的资本更多,人有笨人,钱无笨钱,越多的钱就能换来越聪明的决定,特朗普这个美国商人都当上总统了,所以说,资本的力量还是相当聪明的,所以,浙商在商会的引导下,很容易抱团形成资本优势,个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温州炒房团及海宁天猫专场了。而辛集厂家因为在莫斯科一个狭窄的空间里相爱相杀多年,互不合作成为了辛集商人的特点,所以,辛集商会虽然也多个,但体系却并不发达,形不成辛集商人合力打造“辛集”这一品牌的机会。
上面讲了辛集缺少公共展示平台的客观及主观方面的原因。那么,为什么政府出面可以解决这些困难的原因也有如下几点:
第一,政府拥有公信力和组织力。公信力和组织力是政府天然的优势:政府出面,不仅可以让辛集厂商信服,可以让辛集所有的厂家都得到展示的机会,而且,有了政府信誉的背书,外地的经销商和消费者,对辛集皮货的质量就多了一层信心:辛集就算是有一家企业做了个漂亮的展示平台,且不说其单个企业的产品包括不了辛集皮货的所有品类和款式,仅就其公信力而言,也是和有政府背书的窗口无可类比的。
第二,资金。建设公共展示平台的资金问题,有了政府的支持,就不再是问题。上海秋季服装展,政府就为参展厂商提供了近百万的资金支持。就算是只有这一百万,都可以初步实现辛集皮革业在PC端及手机端的展示机会了。
第三,人才。像辛集这样的四五线城市,最好的人才,都是集中在公务员队伍里的。所以,政府出面,从各单位抽调几个懂外语、会写文案的年轻大学生,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就算是从公益岗位上挑人,其挑选余地也是任何辛集企业做不到的而,因为,这种人才,在社会上基本上是招不到的。当然,这里还有一个私心的问题:任何一个年轻人,经过辛集皮革业资本的洗礼之后,肯定会成为一个高级文案手,小小的辛集就未必能留得住他了。而体制内培养出来的人才,却不存在这个问题。
第四,贸易壁垒。特朗普为什么能当选美国总统,因为他主张关起门来把美国人自己的事情先办好了。移动互联时代,社群的属性越来越明显,互联网的地域化及垂直化发展特点越来越明显了。所以,在工商联及商业局的引导下,辛集本地社群系统化之后,形成一定的贸易壁垒,是可以用于和其他成熟的社群进行资源置换的。好了,咱明说吧:工商联出面,在商会的引导下,把明年春天要参加北京展会的辛集48家大企业联合起来,这四十八家,每家就算有50个工人吧,那也是2400人,这两千四百人,每人不要有十个近好亲朋友呀,那就是24000人,通过 移动互联商业时代的本质是服务,所以,谁能让厂家直达消费者提供服务,谁就能挣钱,所以,马云在拚命让支付宝去做社群,既使他有过口碑网和来往两次的失利!
社群的本质就是互联网的地域化发展。 第五,省内联动。辛集皮革业是河北皮革业的龙头,河北省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中,明确说明辛集要做河北皮革业外贸的示范点。浙商的联会,很明显,但河北现在的皮革业比较分散:无极,大营,南宫,留史,肃宁,昌黎都有自己特点皮革业,但省内联内并没有实现联动。
在环保压力越来越大的大背景下,河北皮革业的污染,就像是一个不知道何时会响起来、但肯定会响起来的雷,所以,在省级部门的指导下,实现皮革业省内联动,是唯一让这个肯定会响的雷消失掉的方法,可这个方法却不是单个企业所以实施的。
做任何事,尤其是与商业有关的事情,都是有风险的。所以,既然提这个建议了,就必须把个中的风险说清楚:
第一,外行领导内行。移动互联是个新生事物,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包括马云马化腾都在探索社群商业的真正模式,5G时代万物互联,WIFI随处见可,信息流的爆炸无所不在,所有这一切,莫说对于小城辛集人而言太时尚了,就算是北京上海一流城市的风投都看不太准的,所以,辛集皮革业要实现移动互联时代的发展,带头人一定不能是外行,而且,一定要年轻,一定要具备学习能力,一定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做一个公共展示平台,属于创意性的工作,真正的办事人员,不仅有高学历,还都是年轻人,所以,带头人必须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赢利的压力。作为公共展示平台,其发展必须要有一个投入的过程,那么多的人力物力投进去,必须是要见到效果的,政府也是要绩效考核的。然而,这种公共展示平台,就像是铁公基一样,属于移动互联时代的基础建设,是高投入慢回报的,质变是需要一个量变做前提的。移动互联时代的商业模式,要么就是百分百的回报,要么就是零。从零到一百的这个过程,是考验,更是一种风险。
第三,服务的心态。公共展示平台,本身就是服务的。能不能调动辛集企业的积极参与,是公共展示平台的关键:只有企业开始投人投钱运维政府支持建立的这个公共展示平台了,一切才会有效果。所以,公共展示平台与企业家的对接,就是一个具有风险的问题了。
说了一堆原因、优势、风险,不谈具体操作方式,不算建议,所以,具体的操作方法这样:
第一步,搭班子。有了正确的人,才会有正确的事。这不是我说的,是柳传志说的。所以,建议真要做公共展示平台这一服务项目,首先要搭好班子:依托人大、工商联等理解政府政策、熟悉商业环境的部门,以辛集商会为执行单位,组成政府支持、企业家主导投入、专业人员做事的一个班子,搭建属于做事的团队。
辛集的四十八家大厂家,现在正在联合准备做明年的春季展,辛集商家已经出现了联合的趋势,把握这种趋势,顺势将商会做大,将有效的资金集中突破使用,应当会有好效果的。
第二步,建平台。第一步,利用微博、 第三步,收集产品。组建现有移动互联平台宣传矩阵,将各厂家的产品故事搬上移动互联平台。这里讲个插曲提示讲品牌故事的重要性:昨天在一个厂家玩,老板介绍自己的衣服时,不经意间说道,我的衣服,用的线都是德国的。当时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异了。平台要收集展示的,就是这些令普通消费者惊异的细节,最终让消费者明白辛集产品为什么要卖的贵:一分钱一分货,货有所值,买贵的东西心疼一时,但高兴一世。
第四步,推广。首先把辛集自己的贸易壁垒建起来,这个壁垒同时就是一个绝好的宣传工具,内圣外王,辛集六十万人的一个消费市场,如果有效地整合起来去和别人的平台去交换流量及资源,应当是大有可为的事情。
第五步,上高度。辛集的皮货和是冰雪有着天然联系的。六年之后,冬奥会就将在河北的张家口和北京召开,三亿人参加冰发项目已是中国政府既定的目标。所以,想法设法开发出适合冰雪项目的皮装,是辛集厂家的任务,而将辛集皮货放到中国冰雪项目这个大篮子里,则是政府和商会应当考虑的事情:现在,全国到处都在兴建真冰场,尤其是在南方盛行,是不是应该将冰场变成辛集皮货的展示场呢?而且,俄罗斯是辛集皮货的传统市场,俄罗斯的冰雪项目可是绝对优势的呀,给俄罗斯漂亮的冰舞女运动员们送几件衣服拍几张照片,应当不是难事吧:)
互联网时代,唯快不破,一个辛集必须的公共展示平台,已经错过了PC端时代,移动互联时代,2017年,将是一个大坎:支付鸨惊动了海宁人的移动互联神经后,辛集皮革业的竞争对手,将会按照马云的指示玩命前行。
今年冬天,已有近二百家辛集商家苦战海宁,但真的很难相信他们能够融入海宁必定新兴的社群经济圈子:他们的根在辛集!
以人为本、服务为王的移动互联时代商业模式,已经替代了工业时代“产品为本、资金为王”的商业模式,一个讲究服务的辛集商会,得到辛集人大、工商联的支持和引导之后,应当可以为辛集皮革业做一个移动互联时代的小窗口:公共展示平台。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jizx.com/xjsgr/2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