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山书法艺术断想
写普世之美抒性情之乐
------王振山书法艺术断想
近日,看到王振山老师的书法新作《道法自然》,感觉很舒服、很养眼。老实说,我不为他的书法功力有多深,技法水平有多高来品论。但是,我认为他的书法写出了普世之美---传统文化美学理念深浸广大民众心灵之美,这种美,是王振山老师书法的主要特点,是他一生孜孜以求思想境界。他以抒性情之欢,合百姓之乐为乐,为己任,为荣光。因此,他写楷书取法圆浑雄壮者,以得厚重之气;他写大篆取法古拙意象者,以得自然之味象;他在章法布局上巧安排,以大篆辅佐主体楷字,参差错落、大小相依,中偏中倚、组合相聚,既凸显了自我个性,又体现均衡平稳,美感与视觉亲和力跃然纸上。
在当下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王振山老师的书法具装饰性、实用性、学术性,符合大众的口味。更有意义是观他书写的甲骨文能引导我们进一步寻踪问竟、追根探源。“我们写字是为了行文,行文干什么呢?”欧阳中石说“行文作字,文以载道。”载道就是承载,承载民族文化和精神。“书法就是以书焕彩。我们学习书法,要知道我们的文字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到哪里去就是把脉时代潮流,就是“笔墨当随时代”。王振山老师用心体验着当今社会,在生活中提炼美好,印记心中,将书法之味道做得更加适于大众,上接天风,下接地气,与时代潮流同行。
“玩书法”是王振山老师的口头语,常用来形容自己的文化活动。这让我想起了玩玉的人常说:“人养玉,玉养人。”我认为书法界也应该有一句话:叫做“人养字、字养人”。想来,两者都有共同的期望和归旨,那就是满足喜好、颐养身心。在中国文化中“养”字主要是养生元素,如养心、养气、养性等,古人认为,书法俱全“养”的功能。作书之前要调整心态,正如王羲之所说:“凝神静虑,预想字形,意在笔前,字居心后。”作书者完全进入的是一种“气功”状态。王振山老师深谙此道,他最为推崇的一句话叫做“心手合一、书如其人”,一是说作书者将自己的文化学识、人生修养、艺术积淀等,浸润在其心中的美,通过手表现出来。二是说作书者因其个性不同,写出来的字也是各有特点。
在我看来,“书如其人”这句话用在王振山身上感觉最贴切,其字古拙浑厚,气雄力健,其人谦和厚道,性情豪爽。每当看到他的字,就如同看到了他人一样,感觉不仅是亲切,而且更寄予着一种新的期望。但愿他在今后的书艺之路上,不断攀登,迈向新高峰。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jizx.com/xjscz/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