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有句老话:摸摸辛中的砖,死了也不冤。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辛集中学在辛集人心目中的地位。而造就辛集中学此等地位的,就是这位辛集中学的老校长陈挹芬。
我们市新建的辛中公园里,处处体现出对此位老校长的尊敬。现在特从网络上把关于老校长的生平简介摘录下来,以飨读者。
以下图文来自百度百科。
陈挹芬〔年—年〕,河北省束鹿县(今辛集)人双柳树村人。年毕业于河北冀县师范学校后,先后在束鹿(今河北省辛集市)、衡水、宁晋县等地任教师、校长。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出任束鹿县长。年秋,晋察冀边区第六中学(今河北辛集中学)成立,首任校长到任后不久即调离,陈接任校长(年-年),成为这所著名学校的奠基人。
人物履历辛集中学校园内,有一座纪念碑,几乎所有辛中人回到母校都会去看它;辛中人心中,有一座雕塑,无论晴雨寒暑,他都深情地守望在那里。纪念碑上刻的、雕塑所拥有的,是同一个名字———陈挹芬。
老校长陈挹芬是辛集中学创始人之一,从年初至年7月逝世,他在这所学校工作了37年。
创办河北辛集中学抗战胜利前夜的年8月7日,党决定创办河北辛集中学(当时名为“晋察冀边区第六中学”)。辛中创建之初,冀中大地抗战创伤未愈、解放战争炮火隆隆;在一座废弃的地主大宅院里,陈挹芬开始了他与辛中一生的“苦恋”。
没有教室、没课桌板凳,他带领学生动手搭建;没有办学经费,他带领师生纺线种菜自力更生;缺少师资,他四处考察发掘人才;在陈挹芬和所有师生的努力下,辛中还成立了文工队并为国家培养了不少文艺人才。建国后,宿舍区、教学区、图书馆、仪器室……上级拨付的建校经费在陈挹芬的构思中、在辛中人勤劳双手中变成了错落有致、布局合理的美丽校园。
十年浩劫当年,在辛集中学大家都知道陈挹芬记住的学生名字最多,有些学生毕业二三十年了他还记得清清楚楚,不了解他的人只说他记性好,和他一起工作的人才真正了解原因:他对学生爱得深。然而,这样一个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好校长却未能逃过十年浩劫带来的磨难。被打成走资派、四处游街示众受批斗,肉体上的折磨并不能击倒从枪林弹雨中走过的陈挹芬,但辛中的被迫解散却让他痛心疾首、不能自已,辛中比他的命还重要!被赶出学校的陈挹芬一直没有离开辛中左右,他相信,有拨云见日那一天,辛中会恢复招生,还会是一所为老百姓办的重点学校!
冬去春来陈挹芬终于盼到那一天。辛中年恢复了招生,又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学校,年近七旬的老校长担任名誉校长,做报告、定制度、出主意、老带新,在百废待兴的辛中,陈挹芬又工作了5个年头,直到年心脏停止跳动。“呕心沥血为党育英才,春风得势桃李满天下”,挽联描摹出陈挹芬鞠躬尽瘁为党办教育的一生。辛中的一草一木,无不倾注了他的心血;辛中的一砖一瓦,都印刻下他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辛中的几万名师生心中,铭刻着的、有陈挹芬的名字。
贡献在任河北辛集中学校长期间,为该校的壮大和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成为河北省内外知名校长。陈挹芬注重校风建设,思想解放,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他提倡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倡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阅读、科技和文体活动。
河北辛集中学在其任职的“文革”前十多年的高考升学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大部分学生升入国家重点院校。年升学率达到%。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陈挹芬被认为是“推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急先锋”,遭受迫害,被赶出学校,河北辛集中学也被解散。年河北辛集中学恢复招生,被教育部定为全国重点中学。陈挹芬被请回学校,任名誉校长,使河北辛集中学教育质量得到较快恢复和提高。
陈挹芬年7月30日病逝,终年72岁。经河北省委、教育部批准,中共石家庄地委、石家庄地区行署于年8月1日在河北辛集中学建立“陈挹芬同志纪念碑”以褒扬其功绩并示纪念。
-----------------------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jizx.com/xjscz/5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