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远
男,58岁,中共党员,辛化集团董事长。自任职以来,坚持真抓实干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企业迈入了快车道良性发展轨道,规模不断壮大,经济效益实现了快速增长。管理上,推行全面预算管理、风险控制与预防;技术上,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和物耗、能耗“对标”工作,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先后实施低温煅烧工艺、脱硫除尘改造等多项技术创新,合成氨、碳酸锶、碳酸钡及硫酸钡产品主要消耗指标在同行业名列前茅。推动了辛化集团整体搬迁技改项目,成为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循环经济企业。年1-11月份,实现销售收入万元,上缴利税万元,在企业效益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职工的收入和福利水平,切实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同时,还始终坚持帮扶企业周边街村经济发展。先后荣获河北省优秀企业家、河北省杰出企业家、河北省创业企业家、中国化工英雄及省、市劳动模范和“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王敬贺
男,63岁,中共党员,河北申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始终怀着对党、对人民的深厚情感,牢记“创业报国、产业富民”的使命,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本的经营理念,经过31年的艰苦创业,奋力拼搏,五迁厂址,五易厂名,把一个当时只有七八个人、三五台机器、年产值2万余元的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发展成为现在拥有资产3亿元、员工上千人、连续16年成为辛集市纳税大户的集科研、开发、生产、营销、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股份制企业,实现了滚动发展、转型升级。目前,子公司已经发展到4家,主要产品有微型电流、电压互感器系列产品,高低压电力互感器系列产品,非晶微晶软磁合金材料及其制品等6大系列上千个品种。互感器日产能力达30多万只,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区、辐射多个大中城市,出口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互感器生产规模处于亚洲第一,是全国同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第一,每年上缴税金多万元。王敬贺先后荣获辛集市“十大创业功勋”、“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百名创业管理人才”、“河北省百名科技型民营企业家”等荣誉;年,当选中国电工仪器仪表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在年5月6日召开的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被命名为河北省“百名创业功臣”之一。
雒永栓
男,59岁,中共党员,辛集市南智邱镇朗口村人,0年12月至今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十几年的时间,雒永栓把一个被称为“烂口”的穷村变成富裕的新农村,目前,该村容村貌整洁靓丽,全村有辆家庭汽车,50家个体企业,全村没有一个村民因就业犯愁,每户年打工收入不下3万元。身患癌症,他心里装的依然是老百姓的冷暖。拖着病躯坚持工作,将村内亩荒地变成良田,每年能为村民增加60多万元收入。如今在他的带领下,朗口村率先实现了24小时供水,孩子们在漂亮的三层教学楼上课;家家和睦,邻里友善,全村多年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村内主要道路已按标准全部硬化,还拆除了主街多年遗留的违章建筑。村民富了,村貌美了。雒永栓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被当地人称为“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年荣获河北省“最美河北人之百姓喜爱的好官”称号,是全省唯一一个荣获此殊荣的村党支部书记;年荣获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获得河北省第五届道德模范提名。
刘恒春
男,汉族,66岁,中共党员,年担任辛集市田家庄乡东张口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刘恒春同志自任东张口村党支部书记以来,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甘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带领支村“两委”一班人,立足本村实际,围绕农业增效,着眼农民增收,积极实施“梨果富民”战略,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加速产业化进程,走出了一条具有本村特色的强村富民之路。果品生产是本村支柱产业。年产优质梨果3万吨。年,全村总收入万元,人均果品纯收入元,村集体收入86万元。东张口村是全省首批果品增收示范村和优新梨果基地,是石家庄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五星建设先进街村,是石家庄市特色专业村和创建文明生态村先进单位,是辛集市红旗党组织。在每半年一次的民主测评中,东张口村班子群众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9%以上,多次被辛集市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特色专业村”称号。刘恒春同志年4月被省政府授予“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年7月被省委授予全省“百姓喜爱的好官”称号,年6月被省委授予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陈国军
男,66岁,中共党员,辛集市和睦井乡双柳树村党支部书记。任职以来,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大力弘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激情干事主旋律,为村庄发展做贡献。从群众反映强烈的现代农业突破难、农村面貌改观难、村民事务办理难“三难”问题入手,一点一点地啃,一样一样地攻,一件一件地办,为老百姓谋福祉。年11月,省委书记赵克志到我市调研考察时,对以陈国军带领村“两委”一班人“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创一流业绩、让群众满意”的思路、举措和成效给予充分肯定。村支书陈国军有着30多年农村工作经验,带头承包过集体果园,年,双柳树村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称号;年,被国家旅游局评选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被省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评为省级美丽乡村;被省旅发委和省美丽办联合评为河北省旅游示范村;年被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任职以来,陈国军先后牵头领办解决了村民反映的吃水、浇地、增容变压器、修街拓路、垃圾倾倒、土地流转、果品销售等重大问题30多件,年7月19日,大雨突袭我市,六前排渠出现严重险情,多米堤岸溢水,决口6处,当时因风雨造成断电,面对严峻情况,陈国军带领村干部全体和全村党员上堤组织抢险,发动人员余人,动用编织袋多条,风雨中陈国军不顾自己的身体,一线指挥作战,经过一天的努力,堵住了溃口,排除了险情,避免了村庄和大面积的庄稼被淹。陈国军心系百姓,不畏艰险,当之无愧地被群众赞誉为宝刀不老的“老黄忠”、“老严颜”。
齐辉
男,61岁,中共党员,辛集市天宫营乡东天宫营村党支部书记。0年3月投资建设了以繁育种猪为主的辛集市辛安养殖有限公司,实行“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鼓励和扶持村民搞养殖,生产的种猪远销国内20个省市自治区。经过17年的不断发展壮大,辛安养殖有限公司成为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河北省省级种猪场、河北省标准化示范场、河北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企业,带动了一大批农户发家致富。在做好公司发展的同时,积极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热心、诚心为村民办事,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任何困难、任何矛盾紧抓不放,亲力亲为直到问题解决,把矛盾解决在村内,在任职17年间无一上访事件。年自己投资修建了村民活动中心,为了加强传统教育,孝敬父母,讲孝道、讲诚信、讲和谐,在年9月9日重阳节举办了首届母亲节,年举办了第二届母亲节,在母亲节所有60岁以上的老人全部参加,并自己出资给所有的老人发放了衣服、礼品。年被评为了石家庄市农业劳动模范,历年都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党务工作者;1年至今当选为辛集市人大代表,3年被评为辛集市优秀人大代表。
陈英军
男,51岁,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无机盐行业先进工作者,辛集化工高纯新产品车间主任。工作25年来,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企业重大工程项目技术攻关一线,即使在确诊患癌后,他心里最惦记的依然是无机盐研究、科研项目、技术创新,术后不足5个月便又重回工作岗位。陈英军主导或参与完成小粒径高纯碳酸钡、高纯碳酸锶、高纯硝酸钡、高纯氢氧化锶等项目的技改及建设工作,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培育效益增长点。其中,“MLCC用高纯碳酸锶”、“纤维专用超细硫酸钡”等技术攻关项目获得中国化工学会无机盐行业委员会“无机盐三十年”行业技术发明奖。荣膺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美丽化工人”称号;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授予“国企敬业好员工”称号;年荣获河北省立足岗位学雷锋先进个人称号。
潘旭
男,46岁,市供电公司培训中心主任,主要负责对全市18个县市供电公司职工的技能鉴定考核工作。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年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农电工。年,通过电力局考试,潘旭成为一名农村电工,历经抄表员、微机员、供电所长、培训师等多个岗位,已经由普通农电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电力专家。在一线工作中,他对小改小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发展为创新发明,由起初的一个人发展到由13人组成创新团队。6年,潘旭受命负责筹备供电公司培训中心,他既是培训师又是管理者,没有昼夜和节假日,搜集梳理了技能操作标准并形成系统课程,当年完成辛集市供电所农电工封闭轮训工作。经过培训,人员理论和技能水平大幅度提高,效果显著。7年被石家庄供电公司农电处确定为市级农电培训基地,并肩负起了河北省电力行业11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实操考核工作。他主编完成的《供电所培训教材》,包括班组长管理能力、日常管理工作标准、专业技能知识、标准化作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潘旭的发明成果中已经有8项获国家知识专利,其中一项是发明专利,5项职工发明成果在石家庄供电公司所属18县市供电公司推广应用,2项获石家庄市科技局科技成果,2项发明成果转化为产品。
何波
男,44岁,副高级工程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滑动轴承专业委员会会员,石家庄金士顿轴承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经理。工作中,他技术娴熟、踏实能干,在技术创新、技术监控、产品转型等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进行油膜轴承工艺整改,完成八个规格产品工艺整改30多项次,顺利完成油膜轴承8个品种的通线工作。研发的“箔片动压空气轴承”,获得4项相关国家技术专利(含1项发明专利),实验数据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认可和好评,该创新项目被评为军民两用技术“十大创新项目”、荣获舰船装备“创新技术及优秀应用奖”。空气轴承研发和应用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由美国、韩国、日本等少数几个国家的技术垄断局面,填补了国内领域空白。截止至目前,何波带领技术团队先后获23项产品专利(其中4项发明专利)。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及荣誉的取得,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了必备的技术支撑。公司产品被授予“河北省名牌产品”、公司也被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职工创新能手”“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范家庄见义勇为群体
贾英杰、邢运普、杨勤岩三人均为我市范家庄村村民。年9月11日下午,两名在石津灌区边玩耍的孩童不慎掉入水中,生命处于危急。辛集市范家庄村民杨勤岩看到后,赶紧喊来丈夫贾英杰和该村治保主任邢运普对落水儿童进行了营救,并成功救出。贾英杰、邢运普、杨勤岩三人在危急关头做出的善举,不但挽救了两个孩子的生命,使两个家庭免遭变故,更向社会传递着满满的爱和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新华社、光明日报、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等20余家国家、省级媒体相继报道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市委号召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要以贾英杰等三位村民为榜样,学习他们三人救助生命时义无反顾的决心和勇气,努力传承中华民族惩恶扬善、扶危济贫、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和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为建设美丽幸福辛集汇聚更多的正能量。12月21日,辛集市有关负责人来到范家庄村村委会,代表辛集市政府对三位见义勇为英雄的英勇行为进行表彰,并授予他们三人“辛集市见义勇为先进群体”荣誉,同时每人奖励0元奖金。
杨彦考
男,47岁,辛集市张古庄镇北四仲村村民。为夺回山东客商韩金民被偷走的10元现金,患有小儿麻痹后遗症的他赤手空拳与手持尖刀的歹徒进行搏斗,为保护他人财产与歹徒英勇搏斗身负重伤。年8月26日,山东客商来到北四仲村收葡萄。乘人不备一窃贼从大货车副驾驶玻璃窗伸手拿了一个包后跳上旁边同伙的摩托车仓皇逃离。村民们有的开车,有的骑自行车,纷纷朝两个小偷追去。身有残疾的杨彦考驾驶自己的面包车走另一条公路围追堵截,在东柳科村堵住了歹徒的去路。在与歹徒的搏斗中,杨彦考头部挨了一砖头,身中23刀,浑身是血,倒在了血泊之中,10元现金分文未少。杨彦考被人们紧医院急诊科,伤势触目惊心——右肩膀上被捅了十来刀,还有几处刀伤从脖子直插到了胸腔。在经过紧张处理后,杨彦考被送往河北医院进行救治。在河北医院,闻讯赶来的山东客商韩金民、王金英夫妇感激万分,被杨彦考勇斗歹徒的精神深深感动,夫妇两个轮流守护杨彦考,直到他脱离生命危险。年省文明委授予他“学习雷锋善行河北先进人物”荣誉称号,并入选10月份“中国好人榜”。年杨彦考被授予“河北省道德模范”称号。
刘志清
女,43岁,群众,辛集市衡水老白干经销处经理、辛集市大红门养护中心院长,兼任河北省爱心志愿服务协会辛集分会会长、政协辛集市八届委员。年高中毕业后到辛集市眼镜厂工作。5年,开始经营辛集市衡水老白干酒类专卖店。在做好自己事业的同时,近年来,她还积极参与扶危助困活动,帮助和关爱贫困弱势群体。几年来,她先后帮扶过10多户贫困妇女儿童和家庭,给予现金和物资折合人民币1万余元。还成立了辛集市大红门爱心救助团队,救助那些没有经济来源、生活特别困难的孤寡老人。今年1月,为桃源村一名白血病小女孩筹集1.3万元用于治疗;7月,井陉遭遇暴雨,筹集了价值2.1万元的救灾物资,及时送至井陉县的7个村。协会成立一年来,刘志清带领协会成员共走访全市80余个村、2个社区,慰问孤寡老人余人,累计为老人购买生活用品折合人民币10万元。目前,协会人数已发展到0余人,今年4月份,大红门爱心救助团队正式挂牌更名为河北省爱心志愿服务协会辛集分会。
辛集爱心救援队
年4月份正式成立,从最初的5个人发展到如今的1多人,是一个由普通民众、爱心车主和热心网友组成的民间爱心公益组织,“帮助他人、快乐自己”是他们的口号。他们通过24小时QQ在线接收救援信息,主要针对上路抛锚的私家车进行救援。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只要有人汽车坏了、电瓶亏电了、轮胎需要更换了,接到求助信息,他们总能第一时间赶过去帮忙,并且不收取任何费用。随着团队的不断壮大,救援队的救助范围也在扩展。他们扶贫帮困,走进大山开展慰问活动,给孤残老人、留守儿童送去关怀和温暖;他们爱心助考,举办绿丝带大型公益活动,在高考期间无偿接送考生,给学子们送去鼓励和支持;他们雨夜寻亲,帮助孟邱村走失的姐弟俩找到回家的路。他们用自己的点滴爱心传递着真善美,也向社会展示了关爱、友谊、互助的精神风貌。辛集爱心救援队的队员来自各个行业,都是最普通的百姓,却做着不普通的事情。他们不计报酬、无私奉献,深受群众的赞扬。年辛集文明委授予辛集爱心救援队“辛集好人”光荣称号,辛集团市委授予他们“优秀青年志愿者组织”称号,队长冯玉超被授予年河北省优秀志愿者。
李冠顶
男,53岁,中共党员,辛集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去年7月以来,担负建成区私搭乱建、违规广告牌匾和违法建筑拆除的总协调工作。他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不仅提前完成本部门分包的拆违任务,还积极为市拆违指挥部出谋划策,协助其他乡镇部门联系拆违机械、设备及技术人员。在“拆违”整治工作中,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身先士卒,带领市联合执法大队,冒酷暑、顶严寒,不休节假日、双休日,始终奋战在拆违第一线。去年8月中旬正值三伏天,在拆除育红街私搭乱建工作中,由于连日操劳,他得了急性支气管炎,高烧39.5度,嗓子疼得说不出话,但他深知肩上责任的重大,不顾爱人和同志们的劝说,靠前指挥,多方协调,始终坚持在拆违第一线。在拆迁工作中,他讲究工作方法,从广大市民和媒体网络关心那里治疗白癜风最好从事白癜风的临床研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jizx.com/xjscz/1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