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市位于石家庄市东65公里处,距首都北京公里。
辛集市原称束鹿县,历史悠久。据史籍和县志记载,夏、商属冀州地,周时属并州地,春秋属晋地,战国属赵地,秦时钜鹿郡地,但未设行政建制。西汉开始建县,时分为贳、(鼎阝)、安定、乐信、西梁五县,前四县均隶钜鹿郡,西梁县隶信都国。
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二年),郡国大旱,蝗虫成灾,民多流亡。为安抚民心,改安定为安民县。此后,曾叫(枭阝)、安国县、鹿城县,隶属疆域时有其变。唐天宝十四年(公元年)安禄山反,曾作乱于此。天宝十五年初(公元年),破安禄山。三月己亥,改饶阳之城鹿城为束鹿,以厌之。自唐更名以来,一直沿用到民国年间。年县治(日伪)迁往辛集。
◆古镇辛集历史悠久
据《束鹿县志》记载,明时此地已名新集,后与彭家庄、李家庄、廉官店、王家庄合并,改“新”为“辛”。同治二年五月(公元年)修筑寨墙时,又将邻村高卜营圈入寨内,同治末年与辛集合并。
辛集镇过去为全国一个重要的皮毛聚散地,早在明朝之际就享有盛名,有“直隶一集”之称。辛集市是座历史名城,从汉高祖六年(前)置县到唐天宝十五年()改鹿城县为束鹿县,年3月改束鹿县为辛集市,至今已有年历史。这里也是座文化名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建国后辛集历史大事
年10月,深束县和束晋县合并成立束鹿县。将元深县得4个区、晋县的两个区、安平的一个区分别归还原县建制。县委、县政府机关设在范家庄。10月26日,辛集市改为辛集镇,直属石家庄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领导。撤销旧城镇改为区级镇。
年1月15日,束鹿县由原来的17个区划为10个区。5月26日,又调整为7个区。这7个区是:一区旧城,二区张古庄,三区位伯,四区辛集,五区南智丘,六区新城,七区和睦井。
年1月1日,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发展,一个春季就由年的31个发展到个,11月发展到个。入社农户占全县总农户的42.2%。
4月1日,束鹿县与辛集镇合并,辛集镇由专辖镇改为县辖镇。
年7月6日,撤区并乡。将原来的99个乡并为31个乡,保留一个区级镇——辛集镇,并将辛集镇周围8个村划为辛集镇郊区。年内,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全部转为高级社。
年8月23日,县委召开全县广播大会,动员大办人民公社。到28日、只用了5天时间全县及建立了8个人民公社,实现了公社化。11月12日,晋县、深泽、束鹿三县合并,称束鹿县。县委、县政府驻辛集镇。
年5月5日,束鹿县与晋县分设。将8个大公社化为30个小公社。
年1月25日到4月7日,全县31个公社革命委员会撤销,成立了公社管理委员会和辛集镇人民政府。
年3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束鹿县,设立辛集市(县级),以原束鹿县的行政区域为辛集市的行政区域。
年12月,合乡并镇为八镇七乡,共十五个乡镇,仍称辛集市。
新闻多一点
◆卫嘴子,京油子,斗不过辛集的皮猴子
卫,指天津,古称天津卫,天津人嘴乖巧;京,指北京,北京人油滑;但是天津人、北京人都唬不了辛集的皮货商人。在这条乡土谚语中,辛集人巧妙地将天津蔑视为“卫嘴子”,将北京人蔑视为“京油子”,再将北京人、天津人对自己的蔑称“皮猴子”连在一起,大家“平起平坐”了,个中自豪、自尊、自重都在不言中,且妙趣横生。
◆河北一集,山东一村,河南一镇
旧时,辛集镇与山东省的周村、河南省的驻马镇齐名。他们都是中国北方的大集镇,是大经济区域贸易中心。辛集镇在清朝的地图上被明确标为“中国皮毛杂货集散中心”。
◆辛集为什么会成为著名的皮革集散地?
这要追溯到宋辽时代。皮革在古代就是白皮(生皮),主要应用于军事。在宋辽战争中,辛集是南北交汇的场所,双方曾经在此地打过多次拉锯战,如今辛集的一些地名——“试炮台”、“六郎营”等,都是对这段历史的佐证。因为军事需要,制作皮革、熟皮的技术就逐渐在当地扎了根。后来,北人从关外、口外到此处就不再往南走,因为再往南天气潮湿,皮子容易霉变,而南人到此也不再往北走,否则运输成本太高。这样,集散地就逐渐在辛集成型了。
◆钻天的束鹿通天下货
明清以来,束鹿人在全国各地经商的颇多,若遇天灾人祸,则子弟串联,亲戚相约,大批束鹿人活跃于京津两市,来往于东北三省。
据《乾隆束鹿县志》记载,辛集镇“绵亘五六里,货广人稠,坐贾行商,往来如织,虽居偏壤,不减通都”。当时在辛集镇集散的货物有14种,而皮毛货物即占6种,计有毡、织绒、氆氇、鞍笼、皮、羊毛等,皮毛在货物集散中已居主导地位。据年巴拿马国际赛会博展会资料记载,辛集市土特产品及手工业产品出口种类繁多,获银牌奖的有铅印油墨、缮写版印油墨、毛织绒3种。
◆辛集皮毛名天下
辛集镇自明清以来即为全国皮毛交易中心,辛集皮毛以其产品精良,享誉海内外。清朝末年到“七七”事变以前,外国人在辛集镇设的洋庄就有26座,因而获得了“辛集皮毛名天下”的美誉。历史发展到今天,皮革早己成为辛集的第一大产业。
◆辛集方言你懂吗?
制吧-试一下的意思,也老格-昨天的意思,不沾-不行的意思,姑丢着-蹲下的意思,大老扎-麻雀,妈朗-蜻蜓,河马-青蛙,刮刮扭子-猫头鹰,北大木子-啄木鸟,米羊-蚂蚁,黑街-晚上,夜老盖-脑门、前额,多咱-任何时候,揍买-干什么,蔫度----慢性子,荣果-花生,吃马乎-眼屎……
转自:河北新闻网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jizx.com/xjsly/2560.html